Page 81 - 2021年第52卷第7期
P. 81

速度/(m/s)















                                                  (a) 0.1 倍展向位置速度分布
                         速度/(m/s)














                                                  (b) 0.5 倍展向位置速度分布

                          速度/(m/s)















                                                  (c) 0.9 倍展向位置速度分布
                                                图 13  弯管段不同展向位置速度分布



               4  偏流抑制技术

               4.1  偏流抑制原理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偏流主要是由于水流在剩余环量和弯曲段的弯曲扩散作用

               下,水流呈向左偏转的螺旋流在通过弯管段时,流道左侧相对于右侧周向旋流减弱,进而导致左侧
               流量高于右侧。对这种类似结构中分离流动的控制,现有研究主要是针对“S”型管道中的分离流动进
               行控制方法的研究        [28-30] ,普遍通过在流道内部布置一定形式的导流措施来改善流态,并指出要在分离
               流动发生位置进行控制。对于斜式轴流泵装置内部这种具有旋转特征的偏流,可以通过在弯管段设
               置导流板来抑制偏流,但要保证以下几个原则:(1)由于泵轴必须要从出水弯管穿出,弯管段的几何
               结构不能改变;(2)流动分离在进入弯管段以后就开始出现,必须从弯管段进口处就开始抑制偏流的
               发生;(3)为了避免入口撞击产生较大附加水力损失,导流板进口安放角尽可能与液流角相近;(4)
               为了控制因湿周增加导致水力损失过大,导流板结构应尽可能数量少,并且型线应尽可能与流线运
               动相切。
               4.2  偏流抑制技术措施           根据上述偏流抑制原则,从导叶的设计方法考虑                       [31] ,在弯管段布置类似导


                                                                                               — 835  —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