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1 - 2021年第52卷第10期
P. 101
水位增幅 13.13m
图 3 梨园下游河道乡镇分布 图 4 丽江市宁蒗县拉伯乡洪水淹没分布
田被淹;(5)丽江市永胜县涛源镇水域面积较大,水位上涨 10.71 m,该区域部分公路被淹,沿江少
量房屋被淹;(6)大理州宾川县钟英乡地势较陡,水位上涨 7.35 m,居民大多位于高位,基本不受威
胁;(7)楚雄市大姚县湾碧乡地势较陡,水位上涨 4.83 m,居民基本不受威胁;(8)攀枝花市西区格
里坪镇较为平坦,毗邻攀枝花市区,水位上涨 4.56 m,沿江基本不受威胁;(9)攀枝花市区,水位上
涨 3.39 m,沿江基本不受威胁。
3 应急管理的经验启示
堰塞湖抢险处置环境危险、时间紧迫、交通不便,堰塞体物质结构组成不明、溃堰洪水风险极
高,应急抢险处置难度极大。白格堰塞湖的成功处置,为今后堰塞湖应急抢险积累了宝贵经验。
3.1 迅速获取堰塞湖信息是应急处置的基本前提 迅速精准获取水文、滑坡体规模等有关基础信
息,掌握堰塞体的基本特征,是堰塞湖险情分析评估和应急抢险处置决策的基本前提。
堰塞湖水文信息主要包括降水、区域来水、入湖流量、水位变化、库容,其中库容-水位关系
曲线是堰塞湖风险分析和抢险处置中需要提供的首要资料。水文信息的获取,可通过已有水文气
象监测站点和临时搭建的应急监测站点。白格堰塞湖应急抢险水文监测充分利用堰塞湖上游的岗
拖(90 km)、波罗(20 km)两座现有水文站监测上游来流量,利用堰塞湖下游的叶巴滩(54 km)、巴塘
(158.5 km)、苏洼龙(223.5 km)、奔子栏(379.9 km)等站点监测溃堰洪水演进过程。同时,在堰塞体
上下游约 3 km 处分别搭建了临时水位观测点。滑坡体、堰塞体规模特征及地形通过现场无人机航空
摄影、卫星遥感等手段及时测得。
堰塞体的基本特征主要通过勘测调查与研究确定,勘测内容包括堰塞体几何特征、物质组成及
其材料物理力学性质。堰塞体几何特征包括高度、长度、宽度,以及堆积形态,物质组成主要分析
判断是否包括岩块、碎石、卵石、砂砾石、泥土及其各成分的含量,必要时可进行物理力学性质试
验和颗分实验,确定其黏聚力、内摩擦角、密度、级配曲线等。应急抢险初期主要以人工现场表观
查看为主,同时采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和地形图对堰塞体进行监测,也可采用 GPS、免棱镜全站
仪、激光测距仪、三维激光扫描等开展勘查测量。白格堰塞湖两次抢险中均采用了现场人工表观查
看、无人机倾斜摄影、卫星遥感等技术,分析了白格滑坡的下滑方量、堰塞体的长宽高及垭口位
置,尤其是 11·03 白格堰塞湖勘测结果有力支撑了人工引流槽的开挖布置。
3.2 快速研判堰塞湖风险是应急处置的重要支撑 堰塞湖在形成初期,其安全性和所处风险水平是
— 1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