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2022年第53卷第6期
P. 62
(5)将突变点集合排序后,添加 1和 N重新构建序列 S(j = 1,2,…,m + 2),并依次对 X[t∶t]
j 1 2
(t = S,t = k )进行 Pettitt突变检测,获得新的突变点集合,并重复检测,直到突变点数目恒定时,
1 j 2 down
此刻的突变点集合即为多突变点最终检测结果。
2.2 去趋势预置白算法 去趋势预置白算法(Trend - freePre - whiting,TFPW)是 2002年 Yue等 [17] 提出
的一种预处理 技术,该方 法能 高效剔 除序 列分析 时 的 自 相 关 性 干 扰,目 前 已 在 多 领 域 得 到 广 泛 使
用 [18 - 20] 。本次研究中,TFPW 主要用于多点突变检验之前,借助剔除趋势和预置白化两部分充分削减
原始序列自相关性对多突变点检测的干扰。具体步骤如下:
( 1)计算水文序列为 X(t = 1 ,2,…,N)的线性趋势 β ,则有:
t
X- X
( )
j
i
β = Median j - i i<j (5)
(2)去除水文序列趋势成分后形成新序列 Y:
t
Y= X- β × t (6)
t t
(3)计算新序列 Y的一阶自相关系数 r,并对自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显著性水平取 0.1),如
t
果通过显著性检验,则直接进行 BS - Pettitt突变检验,若未通过,进行第(4)步的预处理。
(4)去除序列自相关项形成新序列 Y′;重新补加趋势成分形成不受自相关性干扰的新序列 Y″:
t t
Y′ = Y- r × Y (7)
t t t - 1
Y″ = Y′ + β × t (8)
t
t
2.3 极点对称模态分解算法 自 1998年由 Huang等 [21] 首次明确提出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Mode
Decomposition ,EMD),其改进算 法 例 如 集 合 经 验 模 态 分 解 (EnsembleEmpiricalModeDecomposition,
EEMD) [22] 、局部均值分解 (LocalMeanDecomposition,LMD) [23] 、极点对称模态 分 解 (Extreme - point
SymmetricModeDecomposition,ESMD)等在信号诊断 [24] 、时序分析 [25] 等方面均得到广泛使用。
ESMD算法是王金良等 [13] 基于 EMD算法的新发展,其实质是以内部极点对称插值法取代 EMD算
法外包络线的三次样条插值法对原始研究序列进行插值处理,随后优化最末残余分量为 “最小二乘”
意义下的最优 “自适应性全局平均线”,并凭此提供分解过程中的最优筛查次数,该算法在高效抑制
EMD处理过程中 “模态混叠” 等现象时表现良好。ESMD算法分解过程如下:
( 1)标识研究序列 X所有极值点,记为 E(i = 1,2,3,…,n)。
i
(2)使用直线连接紧邻极值点,标记其线段中点为 Z(i = 1 ,2,3,…,n - 1 )。
i
(3)采用线性插值法延展序列首尾中点 Z、Z。
0 n
( 4)利用上述步骤中产生的 n + 1个中点构建 m条内插曲线 L(i = 1,2,3,…,m)(m ≥1),并计
i
算上述曲线的均值曲线:
1 m
L = ∑ L i (9)
m i =1
(5)对 X - L 新序列循环上述(2)—(4)步,截至符合以下任一条件:(a)均值曲线 L ≤ε ( ε为
允许误差);( b)迭代循环次数达到设定的允许上限值 F。此时成功分解第一个本征模函数(Intrinsic
ModeFunction,IMF)分量 M 。
1
(6)对 X - M 新序列循环上述(2)—(5)步,依序分解得到 M(i = 1 ,2,3,…,N),直至残余分量
i
1
R满足其为单调序列或小于等于设定的剩余极值点数,此时通过分解得到了所有 IMF分量以及残差
分量。
( 7)让筛选次数最大值限定在有效区间[F ,F ]内取值,之后重复以上所有过程。然后计算不
max
min
2
( 为原始信号序列的标准差),找到方
同筛选次数最大值下对应的 X - R序列方差 σ和方差比率 σ ? σ 0 σ 0
差比率最小时的筛选最大值 F。更改迭代次数允许最大值为 F,重复上述全部步骤,便可分解得到
0 0
残差分量,亦是 “自适应性全局平均线”。
至此经由 ESMD算法分解获得全部 IMF分量以及残差分量,故原始序列可表示为:
8
— 6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