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2022年第53卷第7期
P. 67
由图 6可知,下凹式绿地的径流量削减率随降雨重现期增大而减小,随着汇水面积比、雨水口高
度及种植土厚度增大而增大。由图 6(a)可知,在低汇水面积比时下凹式绿地的径流量削减率较小,而
在高汇水面积比时下凹式绿地的径流量削减率就很高。由图 6(b)可知,下凹式绿地的径流量削减率
随雨水口高度增加而增加,其原因是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口高度越高,则其所蓄滞的径流水量就越多,
所以径流量削减率就越高。由图 6(c)可知,下凹式绿地的径流量削减率随种植土厚度增加而增加,但
增加的幅度较小。为探究各降雨重现期下下凹式绿地的汇水面积比、雨水口高度和种植土厚度与径流
量削减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将模型模拟分析结果进行拟合分析,得到其拟合曲线方程如表 6所示。
表 6 下凹式绿地的汇水面积比、雨水口高度和种植土厚度与径流量削减率之间的拟合曲线方程
模拟情景 重现期?a 拟合曲线方程 R 2
+
0.5 y = 4.634 x 1 1.1147 1
+
汇水面积比?% 1 y = 4.0233 x 1 1.1491 1
+
2 y = 3.557 x 1 1.1801 1
+
0.5 y = 3.8364 x 2 41.96 0.9999
+
蓄水层厚度?cm 1 y = 3.3163 x 2 36.701 0.9999
+
2 y = 2.9364x 2 32.602 0.9999
+
0.5 y = 0.4219 x 3 62.32 0.9996
+
种植土厚度?cm 1 y = 0.3735x 3 54.03 0.9989
+
2 y = 0.324 x 3 48.078 0.9993
-
+
+
0.5 y = 4.635x 1 3.834x 2 0.426x 3 36.123 0.9999
-
+
+
综合 1 y = 4.024 x 1 3.315 x 2 0.370 x 3 31.053 0.9999
-
+
+
2 y = 3.577 x 1 2.933 x 2 0.323 x 3 27.246 0.9999
注:x 1 、x 2 、x 3 分别为汇水面积比、雨水口高度和种植土厚度;y为径流量削减率。
由表 6可知,不同降雨重现期下,下凹式绿地的汇水面积比、雨水口高度和种植土厚度与径流量
2
削减率之间的拟合曲线方程均为二元一次方程,其斜率均大于 0且 R均大于 0.998,说明下凹式绿地
的汇水面积比、雨水口高度和种植土厚度与径流量削减率之间为正线性相关关系。在 0.5~2a降雨重
现期下汇水面积比与径流量削减率拟合曲线方程的斜率为 3.557~4.634,雨水口高度与径流量削减率
拟合曲线方程的斜率为 2.9364~3.8364,而种植土厚度与径流量削减率拟合曲线方程的斜率为 0.324~
0.4219 ,说明提高汇水面积比和雨水口高度可以较好的提高径流量削减率,而种植土厚度的提高效果
不明显。此外,《指南》 [21] 中建议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口高度一般为 5~10cm,广州市 《城市绿化工程
施工和验收规范》 [22] 规定草本植被的种植土厚度不小于 30cm。因此结合本文研究结果,建议下凹式
绿地的汇水面积比不宜小于 15%,雨水口高度取值为 10cm,种植土厚度取值为 30cm。
4.3 透水铺装 基于已验证的透水铺装 Hydrus - 1D模型,模拟评估不同降雨重现期、降雨历时、雨
峰系数和透水砖渗透系数对透水铺装雨水径流控制效果的影响。在模拟分析降雨历时对透水铺装径流
量削减能力影响时,雨峰系数为 0.4,透水砖渗透系数为 0.018cm?min;在模拟分析雨峰系数对径流量
削减能力影响时,降雨历时为 60min,透水砖渗透系数为 0.018cm?min;在模拟分析透水砖渗透系数
对径流量削减能力影响时,降雨历时为 60min,雨峰系数为 0.4。经模型模拟与计算分析,透水铺装
在不同降雨重现期、降雨历时、雨峰系数和透水砖渗透系数时的径流量削减率如图 7所示。
由图 7可知,透水铺装的径流量削减率随降雨重现期和雨峰系数增大而减小,随着降雨历时和透
水砖渗透系数增加而增加。由图 7(a)可知,当降雨历时较长时,径流量削减率则较大。这是因为降雨
历时越长,平均雨强则越小,入渗水量更多,所以径流量削减率更大。由图 7(b)可知,透水铺装径
流量削减率随着雨峰系数增大而降低,但降低幅度相对较小。其可能原因是前期的降雨使得透水铺装
的填料逐渐饱和,而雨峰系数越大则降雨峰值越靠后,从而导致透水铺装的径流水量削减能力越差。
— 8 1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