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2022年第53卷第7期
P. 71

水  利  学  报

                2022年 7月                            SHUILI  XUEBAO                          第 53卷 第 7期

              文章编号:0559 - 9350(2022)07 - 0823 - 10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洪涝问题及其分析



                           张之琳     1,2,3 ,邱 静   1,2,3 ,程 涛    1,2,3 ,黄本胜    1,2,3 ,冯紫荧    1,2,3
                     (1.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635;2.广东省水安全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广东 广州 510635;
                                     3.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广东 珠海 519000)

                摘要: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洪涝问题日趋严峻。本文梳理了大湾区典型城市洪涝事件,归纳了洪涝特征并
                分析了洪涝问题的主要驱动要素。结果表明,近 100多年,大湾区年降雨量、降雨日平均雨量、暴雨日数及暴雨
                日降雨量占全年比例都波动增加,而降雨日数波动减少,降雨呈现增多且趋于集中的态势。大湾区降雨时空分布
                不均,近 10年广州、东莞、惠州汛期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 81%,广州龙舟水期间降雨量占全年约 22%。虽然大
                湾区城市群呈现热岛效应,气温与城镇化率呈正相关,且 100多年来各城市温度上升并与降雨量呈正相关;但受地
                理位置影响,各城市降雨量与其城镇化率的关系并不明显,而更下游的沿海城市面临更多的锋面雨和台风雨影响。
                近 10年给大湾区带来暴雨以上降雨的台风有 47场,发生在 6—10月,其中恰逢天文大潮的有 21场、有 26场在大
                湾区以西登陆。近 40年珠江口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 3.5mm?a,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海平面的持续上升将使大湾区
                面临严重洪涝风险。对强降雨、台风暴潮、海平面变化等要素开展分析可为大湾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洪涝;极端降雨;台风暴潮;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
                中图分类号:TV1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43?j.cnki.slxb.20220207

              1 研究背景


                  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包括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
              市、中山市、江门 市、肇庆 市 (以 下简 称 广东九市)和香港 特别 行 政 区、澳 门 特 别 行 政 区,总 面 积
                      2
              5.6万km ,2020年总人口约 8600万,城镇化率 88.3%,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土地面积最广的湾
              区。大湾区海港群和空港群众多、基础设施密集,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大湾区位于珠江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环山,滨海区域地势低平,直面南海。大湾区地处亚
              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多发,使大湾区面临珠江流域洪水、台风暴潮与城
              市暴雨洪涝等水灾威胁。目前,大湾区外江防洪(潮)系统能力已达到 50~200年一遇,但城市暴雨洪
              涝防御系统能力仅约为 10~20年一遇                [1]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气候变化加剧,暴雨日数增
              多、强台风频次增加          [2] ;加上近 40年外海海平面波动升高               [3] ,大湾区 “城市看海” 现象连年发生,
                                                                                     [4]
              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如广州市 “ 2020.5.22” 、深圳市 “2019.4.11”
              暴雨导致城市出现严重内涝,分别造成 4人、11人死亡。虽然城市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但城市洪涝
              问题已成为制约大湾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突出瓶颈。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和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 明确要求
              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5 - 6] 。本文将分析典型城市洪涝现


                 收稿日期:2022 - 03 - 24;网络首发日期:2022 - 07 - 11
                 网络首发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1882.TV.20220708.0908.001.html
                 基金项目:广东省 水 利 科 技 创 新 项 目 (2021 - 01); 广 东 省 科 技 计 划 项 目 (2020B1212030005); 广 东 省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 2021A1515012077,2022A1515010898)
                 作者简介:张之琳( 1991 - ),博士,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E - mail:scutzzl@163.com
                 通讯作者:邱静(1962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E - mail:410540718@qq.com

                                                                                                —  8 2 3 —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