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2023年第54卷第3期
P. 44
图 3 不同含沙量时实验鱼死亡率随时间变化过程 图 4 鲤鱼和花斑裸鲤的死亡率和含沙量关系
(暴露时间为 10h)
由实验数据可得到实验鱼死亡率与环境因子的线性相关方程,如表 3所示。使用各环境因子进
2
2
行二元拟合得出的方程其 R均小于 0.5,使用 4个环境因子得出的四元拟合方程其 R 也仅为 0.55。
表明环境因子的线性组合对死亡率解释性较差,不能充分考虑死亡率受多个环境因子联合制约的机
理,不宜采用线性拟合方程推算鱼类的死亡率。因此,本文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对鱼类所受的致死影
响进行预测,根据 16组实验数据确定了 439条用于 训练、验 证 和 测试 神 经 网络 的 样本 数 据,每条
测量数据包括实验鱼种类、暴露时间、含沙量、泥沙中值粒径、溶解氧、水温和实验鱼死亡率等 7
个变量。
表 3 实验环境因子和鱼类死亡率的拟合方程
因变量 Z 自变量 x 自变量 y 自变量 w 自变量 p 拟合方程 R 2
3
含沙量?(kg?m ) 暴露时间?h Z =- 0.195 + 0.0045 x + 0.0257 y 0.393
3
鱼类 含沙量?(kg?m ) 溶解氧?(mg?L) Z =- 0.162 + 0.0030x + 0.0106y 0.373
3
死亡率 含沙量?(kg?m ) 水温?℃ Z = 0.315 + 0.0024x - 0.0514y 0.420
?% 溶解氧?(mg?L) 水温?℃ Z = 2.950 - 0.0710x - 0.3087y 0.476
3
暴露时间?h 含沙量?(kg?m ) 溶解氧?(mg?L) 水温?℃ Z = 2.057 + 0.0003x + 0.0024y - 0.2297w - 0.0541p 0.550
2.2 基于 IPSO算法优化的 BP神经网络
(1)BP神经网络。作为一种基于误差逆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网络,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BP)广泛用于洪涝、冰情和生物死亡率等领域的预测 [16 - 17] 。它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
层组成,通过不断计算输出层的预测结果和期望值的误差,使用梯度下降法对误差进行反向传播以修
正各层神经元的权值和阈值 [18] 。BP神经网络可以解决模糊、非线性的复杂问题,但 BP神经网络具
有较强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存在学习收敛速度慢、不能保证收敛到全局最小点等缺陷。目前对于
BP神经网络预测精度提升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9] :一是改进权重和阈值的计算方法;二是改善权重和
阈值的初始化方法。本文主要使用方法二提高网络输出精度。
( 2)改进粒子群算法(IPSO)。粒子群算法(ParticleSwarm Optimization,PSO)是优化计算中常用的
迭代方法 [20] ,其通过种群中个体的协作和信息共享寻找最优解,本文使用改进的 PSO算法优化 BP神
经网络的初始权重和阈值。IPSO算法运行时首先随机地初始化由 m个粒子组成的种群,每个粒子包
— 2 9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