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2023年第54卷第3期
P. 49
图 8 三种神经网络 10次预测的误差均值和标准差 图 9 两种粒子群算法粒子适宜度变化情况(样本数 n = 10 )
4 与传统评估方法的对比分析
[11]
国际上广泛采用 SI 和 SEV [12] 方法评估和预测含沙水体对鱼类等水生动物的威胁程度 [28] 。这两
种方法将含沙量(SSC)和暴露时间(ED)作为关键因素,通过将影响程度进行分级,对行为影响、亚致
死和致死效应做了深入研究。SI和 SEV值分别为 0~14之间的压力指数,当大于 10时说明悬浮泥沙对
鱼类有致死影响,处于 10~14时分别对应于 0~20%、20%~40%、40%~60%、60%~80%和 80%~
100%的死亡率范围。两种方法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SI = ln (ED × SSC) (13)
SEV = a + b × (lnED) + c × (lnSSC) (14)
式中:ED为鱼类在含沙水体中的暴露时间,h;SSC为含沙量,mg?L;a、b、c为回归系数。
NewcombeCP等 [12] 将鲑鱼、非鲑鱼和成鱼、幼
鱼等不同类型、不同生长阶段的鱼种分为 6组,利用
以往文献样本数据分别进行了 SEV值与 lnED、lnSSC
二元回归拟合,即式(14)。其中,对于淡水成年非
鲑鱼的一 组,式 (14)的 回 归 系 数 拟 合 结 果 为:a =
4.08 ,b = 0.71 ,c = 0.28 。采用该组系数的方程对表 4
中的验证数据计算 SEV评估值,计算结果(SEV值 <
10 )与实验结果差异较大,说明该系数不适用于鲤科
淡水鱼类急性影响的预测。Xu等 [29] 和 Tritthart等 [30]
指出了 SEV方法预测值和观察值之间的差异,建议
在当地使用该方法时应重新校准或调整模型。因此,
图 10 IPSO - BP神经网络和其他方法的预测误差对比
使用实 验 数 据 重 新 率 定 了 式 ( 14)适 用 于 花 斑 裸 鲤
( a =- 113.00,b = 1.79,c = 10.89)和鲤鱼(a =- 20.47,b = 1.01,c = 2.83)的 SEV公式系数,并分别计算
了表 4中测试数据对应的死亡率。
将基于 IPSO - BP神经网络的鱼类致死影响预测结果与 SI、SEV方法和四元拟合方程(见表 3)计算
结果进行比较,计算误差(RMSE、MAPE、NSE)如图 10所示。SI方法和四元拟合方程的 NSE<0,NSE
值反应了预测值和实测值重合程度,说明其预测值严重偏离实测值。而且 SI方法的 RMSE和 MAPE值
均为所有方法中最高,说明预测效果最差。采用实验数据重新率定参数的式( 14),其预测精度虽然相
较于 SI方法有所改善,但因未能考虑溶解氧、水温等因素对鱼类的影响,预测值和实测值差异较大。
与 IPSO - BP神经网络相比,SEV方法的 RMSE和 MAPE值为神经网络的 3~5倍,预测能力处于较低
— 2 9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