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2023年第54卷第3期
P. 54
式中:h为水深,m;u、v分别为 x、y方向的流速,m?s;q= hu、q= hv分别为 x、y方向的单宽流
x y
2
量,m ?s;Q 为净雨强度,mm?h,Q = i - f;i为降雨强度,mm?h;f为下渗强度,mm?h。
m
m
5?3 1?2
h S x
q= (2)
x
n r
5?3 1?2
h S y
q= (3)
y
n
r
式中:S、S分别为 x,y方向的水力坡度,S=- (z + h),S=- (z + h);z为底坡高程,m;n为
x y x b y b b r
x y
1?3
曼宁系数,s?m 。
式( 1)—(3)与 SWMM模型中采用非线性水库法计算地表汇流过程类似。SWMM模型将每个子汇
水区概化为一个水库或水箱,采用一维计算方法,利用水量平衡公式和曼宁公式将地表径流演算到流
域出口。这种一维汇流计算简便,适合较大尺度的水文过程模拟,但该方法对地表水文汇流过程的物
理机制刻画存在不足,采用一维公式模拟二维地表汇流过程与实际水文汇流过程存在偏差 [26] 。本文改
进 SWMM模型的一维非线性水库公式,利用适合二维汇流的水量平衡公式和曼宁公式模拟地表二维汇
流过程,更符合地表水流运动过程。
2.1.2 水动力模型 水动力模型的控制方程为浅水方程 [27] ,该方程适用于河道洪水、溃坝洪水及暴
雨内涝积水区域等水流的模拟。
2.2 数值 格 式 采 用 Godunov的 有 限 体 积 格 式 求 解 浅 水 方 程,并 采 用 MUSCL(Monotoneupstream-
centeredschemesforconservationlaws )算法 [28] ,保证控制体内部物质守恒并处理控制体界面变量不连续
问题。采用 HLLC(Harten - Lax - vanLeercontact)近似黎曼求解器求解单元界面上的质量和动量通量 [27] 。
利用二阶 Runge - Kutta两步算法计算,保证时间上的二阶精度 [28] 。具体的模型求解方式参见文献[25]。
2.3 时间步长和稳定性条件 模型计算的时间步长需要满足 CFL(Courant - Friedrichs - Lewy)条件 [29] ,
时间步长根据计算域中的速度和水深分布进行调整。在粗网格和细网格中采用不同的时间步长。若粗
网格的尺寸是细网格的 k倍(k一般取正整数),则粗网格的时间步长为:Δ t= k Δ t,其中 Δ t和 Δ t分
d w d w
别为粗、细网格的时间步长。
2.4 网格划分及耦合方法
2.4.1 多重网格划分 采用不同尺寸的网格划分计算区域。首先采用地表水文模型模拟降雨产流和径
流过程,初步判断易遭受洪涝灾害的区域。在易遭受洪涝灾害的区域采用细网格划分,其它区域采用
粗网格,如图 1(a)所示。将粗网格和细网格之间的连接线称为 VII(VariableInterpolationInterface),细
网格内部的耦合边界称为 CMI,CMI的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VII和 CMI之间的区域称为过渡区。在
粗网格区域采用地表水文模型模拟降雨径流过程。在细网格区域,根据水深阈值划分为淹没区和非淹
没区,若网格的水深小于阈值,将其视为非淹没区(即过渡区),采用地表水文模型计算;若网格的水
深大于阈值,将其视为淹没区,采用水动力模型模拟洪涝发展过程。在粗网格区域和过渡区域均采用
地表水文模型模拟洪涝过程,有助于在粗细网格区域采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步长。
由于在 VII处网格尺寸发生变化,不能直接进行变量的微分计算,需要对 VII左右两侧的变量进
行插值。图 1(b)(c)为 x方向的网格插值示意图。图 1(b)中,VII左侧为粗网格,右侧为细网格,粗
网格尺寸为细网格的 2倍。首先在 VII左侧设置虚拟细网格,该虚拟网格与部分粗网格重合。由于该
虚拟细网格与 VII左侧的部分粗网格重合,因此虚拟细网格的值将由与其重合的粗网格的值插值得到,
并用于下一时刻细网格的计算。
图 1(c)表示粗网格计算及插值,VII左侧为粗网格,右侧为细网格,粗网格的尺寸是细网格的 2
倍。首先在 VII右侧设置与粗网格尺寸相同的虚拟粗网格。由于该虚拟粗网格与部分细网格重合,因
此虚拟粗网格的值等于与其重合的 4个细网格的平均值,并用于下一时刻粗网格的计算。y方向的网
格插值也采用相同的方法。
2.4.2 CMI通量确定及动态双向耦合实现 在细网格区域,进行地表水文和二维水动力模型的动态双
4
— 3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