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7 - 2023年第54卷第3期
P. 97

水  利  学  报

                2023年 3月                            SHUILI  XUEBAO                          第 54卷 第 3期

              文章编号:0559 - 9350(2023)03 - 0347 - 11

                               全球变化背景下特大干旱综合应对研究框架


                                     1
                                                1
                                                                     3
                                                                                4
                                                          2
                              蒋云钟 ,严子奇 ,贾绍凤 ,杨汉波 ,畅建霞 ,吴泽宁                                5
                               (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8;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3.清华大学 水利水电工程系,北京 100084;
                                   4.西安理工大学 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48;
                                            5.郑州大学 黄河实验室,河南 郑州 450001)

                摘要:全球变化背景下特大干旱综合应对研究是国家重大实践需求和科技前沿课题。大范围、长历时、高强度特
                大干旱具有 “点面监测难协同、发展态势难预报、旱情程度难诊断、供需调控难兼顾” 等防控难点。本研究提出
                特大干旱防控应对的三大关键科学问题,在 “理论研究 - 技术开发 - 装备研制” 的总体思路下,未来应以多技术
                融合为手段,在现有干旱防御技术体系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揭示特大干旱形成演变机理,创新特大干旱下供需双
                向调控机制,创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大干旱 “监测预警 - 诊断评估 - 调控应对” 成套理论技术体系和系统装
                备,在特大干旱全景监测、精确预报、精准诊断和智慧调控方面实现技术突破,更好地支撑干旱预报、预警、预
                演、预案 “四预” 措施推进和落实,为我国特大干旱应对实践提供科技支撑。
                                 断;双向调控;智慧调度
                关 键 词 : 全 球 变 化 ; 特 大 干 旱 ; 精 准 诊
                中图分类号:S4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43?j.cnki.slxb.20220755

              1 研究背景


                  干旱是全球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1970—2019年全球各类自然灾害的受灾人口中,干
              旱占 34%   [1] 。干旱也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占所有自然灾害的 1?3左右。联合国政府间
              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气候变化正在加剧水循环,极端高温和降水事件将越
              来越频繁,在许多地区将出现更严重的干旱                     [2]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接下来几十年,全球干旱将呈
              严重加剧趋势,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和强度高的极端干旱发生频率显著增加,局部地区可能遭遇
              百年一遇甚至打破历史纪录的特大旱情。特大干旱对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
              极大的威胁,开展特大干旱精准监测,揭示特大干旱的形成演变机理,识别特大干旱下水资源供需双
              向调控机制是应对特大干旱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受到国际社会、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是
              IPCC、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国际水文计划(IHP)等关注的
              重大热点和前沿命题。
                  目前,国外在干旱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4个方面:(1)在干旱监测方面,遥感已成为主流的干
              旱监测方式,可以实现大范围时空连续的气象、水文、植被与土壤信息获取,在近年来的区域干旱监
                                                                                [3]
                                                                                          [4]
              测中广泛应用。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欧洲航天局相继启动了 SMAP 和 SMOS 等土壤水分监测
                                                              [5]
                                                                                               [6]
              卫星计划,并构建了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 GLDAS 和北美陆面数据同化系统 NLDAS 。基于此,
                 收稿日期:2022 - 09 - 19;网络首发日期:2023 - 03 - 28
                 网络首发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11.1882.TV.20230328.1044.002.html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3000200)
                 作者简介:蒋云钟( 1969 - ),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资源、智慧水利研究。E - mail:Lark@iwhr.com
                 通讯作者:严子奇(1983 - ),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E - mail:yanzq@iwhr.com
                                                                                                —  3 4 7 —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