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2023年第54卷第3期
P. 94

低,很难准确回答 “哪里旱,旱多久” 的问题。总的来说,国内关于农业旱情研究是北方好于南方,
              旱地好于水田,南方湿润地区以水稻为主的作物干旱研判基础尚比较薄弱,特别是在水稻干旱致灾、
              监测、诊断、预警研究等方面仍存在较大技术瓶颈。
              3.3.8 多机制保障环境下的农业干旱风险防御 近年来,鄱阳湖流域农业耕作环境产生较大变化,主
              要表现在:( 1)经过多年水利投入,水库得到大规模除险加固,蓄水能力得到增强;通过高标准农田
              建设,农田水利和渠系灌溉基础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2)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在全国的推进为农田水利
              设施管养提供了保障。江西以建设农田水利管护机制、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
              农业节水激励机制,健全农业用水水权制度体系、农业供用水计量体系,推动了农田水利管理制度建
              设;( 3)种植结构和农业用水需求产生较大变化。由于农村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种植成本高,造成
              耕种意愿下降,抛荒较为普遍,很多地方双季改单季                         [43] ,双晚播种面积和占比逐年降低,中稻和一季
              稻播种面积增加(见图 16),错开了 8月份用水高峰,农业用水需求有所降低。(4)土地流转和规模化
              经营用水方式发生了改变,2011年鄱阳湖流域土地流转平原区 60%左右、山区 40%左右                                     [44] ,2015年
              鄱阳湖流域土地流转比例高达 75%               [45] ,很多用于发展特色养殖、种植瓜果蔬菜。面对新形势下如何
              调整农业干旱防御策略,需要进一步研究。


              4 结论


                  (1)2022年 6月下旬—11月中旬,鄱阳湖流域遭遇特大干旱,持续高温、少降雨量和低江河湖泊
              水位均创造了新的纪录,干旱影响因素复杂、发生突然、蔓延迅速、覆盖面广。
                  ( 2)1、3、6个月时间尺度下 9月 SPI显示,72年来,鄱阳湖流域涝旱转换较为多见,不同尺度
              SPI小于- 1.0的 26年有 50%年份存在该类情况,其中 6、7月和 8、9月为主要发生期,使水旱防御形
              势更为复杂;2022年干旱具有典型的涝旱急转特性,7—10月是 1951年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夏秋气象
              干旱。
                  ( 3)2022年鄱阳湖流域干旱主要发生在 7—11月中旬,虽然气象干旱程度为 72年来最严重,但相
              比历史上受灾严重的年份,大旱并未造成大灾。农业受灾面积、绝收面积和受灾人口分别仅为 1978
              年以来第 9、10和 13位,其中防御体系逐步健全、水库预蓄、水稻种植结构变化是主要影响因素。
                  (4)虽然本轮干旱取得较好的防御效果,但作为典型的南方丰水丘陵区,如何有效应对复合环境
              下的干旱灾害仍有较大改进空间,主要有自上而下的旱灾风险管理体系亟需完善,防旱减灾的流域级
              蓄水、管水、配 水、用 水 精 准 动 态 调 控 机 制 仍 待 完 善,农 业 干 旱 监 测、预 报、研 判 精 度 需 进 一 步
              提高。
                  ( 5)干旱无法杜绝,但是通过对水利工程、水资源、灾害风险等的有效管理能大大降低旱灾风险
              与损失。
                  致谢:感谢刘林、胡明涛、朱建平等为本文提供数据支持。

              参 考 文 献:


                [ 1] 夏军,陈进,佘 敦 先.2022年 长 江 流 域 极 端 干 旱 事 件 及 其 影 响 与 对 策 [J].水 利 学 报,2022,53(10):
                      1 - 11.
                [ 2] 程晓陶,刘昌军,李昌志,等.变化环境下洪涝风险演变特征与城市韧性提升策略[J].水利学报,2022,
                      53(7):757 - 768,778.
                [ 3] 陈博,敖和军,曾晓珊.2009—2018年中国水 稻 播 种 面 积 与 产 量 变 化 情 况 分 析 [J].湖 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学版),2021,47(5):495 - 500.
                [ 4] 王燕.江西干旱特点、成因及防旱抗旱对策[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6):964 - 967.
                [ 5] 张强.科学解读 “2022年长江流域重大干旱” [J].干旱气象,2022,40(4):545 - 548.
                [ 6] 闵磆,严蜜,刘健.鄱阳湖流域干旱气候特征研究[J].湖泊科学,2013,25(1):65 - 72.

                —  3 4  —
                     4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