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2023年第54卷第4期
P. 112
m
m
由式(1)和 式 (2)可 知,在 C (r)′和 C (r)′的 计 算 中 均 采 用 了 Heaviside阶 跃 函 数, 由 于
XX XY
Heaviside阶跃函数在 x = 0 处为刚性边界,当相点处于边界附近时,r值轻微的变化会导致 Q′和 R′发生明
m
m
显变化,甚至造成动力系统间的相似性信息丢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在计算 C (r)′与 C (r)′
X X X Y
m
时采用 Sigmoid函数替代 Heaviside阶跃函数,能够将 x = 0处的刚性边界转变为模糊区间边界,使 C (r)′
XX
m
m
m
和 C (r)′的计算值更加稳定。则改进后自关联和 C (r)、交互关联和 C (r)的表达式定义为:
XY XX XY
2 M M
m
C (r) = ∑∑ S(r - X- X ) (5)
i
j
X X
M(M- 1 ) i =1j = i + 1
1 M M
m
C (r) = ∑∑ S(r - X- X ) (6)
X Y i j
M(M- 1 ) i =1 j =1
1
式中 S(x) = 。将 Heaviside阶跃函数替换为 Sigmoid函数后,可以通过参数 k的取值调整模糊区
1 + e - kx
间的宽度,本文取 k= 10? r。则改进后的动力学自相关因子指数(简称 Q指数)和互相关因子指数(简称
R指数)的表达式分别为:
m
C (r)
XX
Q = lim ln (7)
m
r → 0 C (r)
Y Y
m
C (r)
XY
R = lim ln (8)
m
m
r → 0 C (r) C (r)
槡 X X 槡 Y Y
根据以上定义,Q指数表示两组序列间的关联维数差异,即测点间内在驱动因素的复杂性差异;
R指数表示将一维时间序列映射到高维相空间后,任意一个相点与邻域内所有相点的平均模糊异同
性,能够准确地衡量两组序列在相点分布结构上的远近程度。结合泵站变形监测特点,本文首先利用
Q指数从内在驱动因素的角度识别相邻测点的变形规律异常,再利用 R指数鉴别相邻测点的相对位移
态势,进而实现泵站变形性态的安全诊断。
2.3 泵站变形转异显著性水平 为了对泵站变形性态进行诊断,需要确定 Q指数和 R指数的分布密
度函数以及转异显著性水平。最大熵原理 [18] 求得的概率分布是在所有可能的概率分布中找出使信息熵
最大的分布,所获得的解偏差最小且最客观。因此,本文采用最大熵原理求解 Q指数和 R指数的分布
密度函数。最大熵原理求解概率分布是在已知样本数据信息的约束条件下,求解出使熵 H(x)最大的
概率分布。其目标函数为:
∫
maxH(x) =- f(x)lnf(x)dx (9)
式中 f(x)为变量 x的分布函数。
约束条件为:
∫ ∫ (10)
i
f(x)dx = 1 ; xf(x)dx = μ i
式中 u为第 i阶原点矩(i = 1,2,…,N),N为总阶数。
i
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出最大熵概率分布函数的解析形式为:
N
(
i
f(x) =exp λ 0 ∑ λ i ) (11)
x
+
i =1
为拉格朗日乘子(i = 0,1,…,N)。
式中 λ i
在给定显著性水平 α下,可以得出预警指标 Q 和 R,满足以下条件:
α
α
Q a R a
a ∫
a ∫
P[Q]= f(Q)dQ = 1 - α ;P[R]= f(R)dR = 1 - α (12)
0 0
式中 Q指数和 R指数均大于 0,因此其积分下限为 0。
2.4 泵站变形性态诊断模式 如图 1所示,泵站变形测点分布在各底板的边角处,目的是测量相邻测
点之间的协同工作状态和不均匀变形情况。在理想情况下,相邻测点应处于协同变形状态,但在实际
8
— 4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