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2023年第54卷第4期
P. 64

探讨。Wang等      [21] 构建了考虑水库综合用水需求的多能互补协调运行模型,利用水电站调峰能力实现
              清洁能源消纳量最大和剩余负荷波动最小;张俊涛等                         [22] 以系统稳定运行为准则,建立了以系统余负荷
              方差最小为目标的随机期望值调峰模型,实现了水风光短期联合调度;Jin等                                    [23] 为了应对新能源大规
              模并网发电下电网稳定运行的调峰压力,构建了一种区域电网长短期耦合的水风光优化调度模型,探
              究了不同风光渗透率对水电调峰运行的影响。
                  以上研究虽围绕新能源并网背景下的水电运行问题做了一些有益探讨,但并未涉及多电网调峰和
              区域间灵活性资源共享问题,然而随着新能源电站大规模集中开发建设,亟需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以
              缓解电力系统调峰压力。当前关于促进流域型、规模化清洁能源基地集中消纳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
              段,Zhao等    [24] 从能源基地规划设计角度,基于电力系统灵活性平衡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灵活性评
              价方法,并量化了水电与新能源互补发电的灵活性供需平衡,验证了该方法可行性;董存等                                            [25] 在新能
              源消纳分析基础上,基于时序生产模拟构建了考虑跨区直流功率优化新能源消纳能力分析模型,充分
              利用多地区新能源消纳空间,以提高全网新能源消纳能力;Zhang等                               [26] 基于灵活性量化方法,构建了
              互联电力系统中共享大型水电基地调峰灵活性的分散协调调度模型,以充分发挥梯级水电灵活性,确
              保大型水电基地可以同时响应送、受端电网的灵活性需求。此外,有关梯级水电站调度运行相关研究
              也可为此类研究提供参考,钟儒鸿等                  [27] 同时考虑水电消纳和多电网调峰,构建了兼顾多电网调峰与水
              电消纳的跨流域梯级水电优化调度模型;卢鹏等                       [28] 从厂网协调角度出发,构建了梯级水电站多电网调
              峰调度模型,提出了一种水电站群多电网调峰调度及电力跨省区协调分配方法;申建建等                                           [29] 综合考虑
              4种调峰压力指标,明晰了指标间的联动变化规律,构建了多指标适应性调峰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
              有效性,为电网调峰提供了新视角。
                  综上所述,当前关于多能互补调度及跨区域送电、多电网调峰的相关研究,其侧重点多在论证某
              一方法的可行性,或调度模型的有效性,部分成果在针对新能源消纳问题中融合了借助水电灵活性平
              抑风光出力波动性的多能互补理念。事实上,大型能源基地在调度运行过程中,各电站往往分属于不
              同层级的电网调度机构,因而承担不同的送电任务和新能源消纳任务。使分属同一级调度机构的电站
              所具有的调峰能力与其所承担的新能源消纳任务匹配、平衡流域内的调峰资源与新能源消纳之间的供
              需矛盾,同样是能源基地挖掘调峰资源潜力、提高新能源消纳量的有效途径。为此,本文围绕如何优
              化能源基地多能互补运行模式这一问题,探索有效促进不同类型电站参与多能互补运行的相关机制,
              提出了一种有利于发挥不同区域灵活性电源参与多能互补的集总式调度运行模式,通过构建考虑能源
              基地多电网调峰的多能互补优化调度模型,从水风光出力过程、新能源消纳量、梯级水电出力及弃、
              缺电情况等四个方面对比集总式和分散式两种运行模式差异。


              2 能源基地运行模式


                  以雅砻江下游清洁能源基地为例,梯级水电主要承担华东电网和川渝电网的送电任务,华东电网
              外送任务由锦屏- 官地电源组承担,当满足外送任务后,富余电力资源将输送到川渝电网;二滩、桐
              子林两座电站则直接向川渝电网送电。此外,当前规划水平下,雅砻江下游各梯级水电站还需承担与
              流域规划的 1268.9万kW 新能源电站互补运行的艰巨任务。雅砻江清洁能源基地各类型电站装机规模
              及送电区域如表 1所示。
                  雅砻江下游梯级水电站分属不同层级的电网调度机构,不同层级电网下的梯级水电站主要考虑自
              身电网调度运行需求,因此,不同水电站在配合新能源开展多能互补调度运行中会存在不同电站组
              合。由表 1可知,当前运行模式下,锦屏 - 官地电源组 1080万 kW 的 水电装机仅需承担 305.9万 kW
              新能源互补运行任务,水电装机规模是其对应新能源的 3.53倍;而二滩和桐子林两座水电站装机仅
              390万kW,所承担的新能源互补运行任务却是锦屏- 官地电源组的 3.15倍。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逐步
              扩大,雅砻江下游梯级水电站所具有的调峰能力,与其所承担的新能源消纳任务不匹配所带来的调峰
              资源浪费和弃风、弃光等问题将日益凸显。

                     0
                —  4 4  —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