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2023年第54卷第9期
P. 15
水 利 学 报
2023年 9月 SHUILI XUEBAO 第 54卷 第 9期
文章编号:0559 - 9350(2023)09 - 1025 - 1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2014—2022年冬季水温与冰盖观测分析
1
1
2
1
1
段文刚 ,郝泽嘉 ,杨金波 ,黄明海 ,刘 备 ,邢梦媛 1
(1.长江科学院 水力学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10;2.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北京 100038)
摘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 2014年 12月全线通水以来已运行 8个冬季,为防止冰塞冬季输水流量控制为设计流
量的 30%~50%,严重制约了工程输水效益的发挥。因此,渠道水温和冰盖特性一直是冬季输水关注的重点问题
3
之一。实测数据表明:①冬季输水流量总体逐年增大,最末段保持相对稳定,岗头闸流量约为 50m ?s,北拒马
3
河闸约为 25m ?s;②冬季气温总体以暖冬居多。保定站最低气温 - 22.0℃,3日滑动气温极值 - 10.7℃,短期强
寒潮可能是今后冰盖生成的关键驱动因子;③冬季水温沿程逐渐降低,渠首陶岔闸最低水温 6.7℃,渠末北拒马
河闸多数年份降至 0℃附近。北拒马河闸水温最大降幅 10日内由 3.5℃降至 0℃,期间渠段水温降幅亦达到极大
值 1.69℃?100km。④2016年冬季冰盖 最 长 达 280km(最 南 端 延 伸 至 午 河 闸),次 之 为 2015年 冬 季 的 73km和
2021年冬季的 38km,有两个冬季未生成冰盖。岗头闸 - 北拒马河闸近 90km是冰盖多发渠段,应引起关注。基
于冰盖生成前实测数据,以初始水温和区间气温为输水条件,拟合给出了 2d、3d和 7d等不同预报时效的简化
水温模型和冰盖生成临界阈值。初步分析认为:冬季气温和输水流量是冰盖生成的两大关键驱动因子,流量越小
气温越低越易生成冰盖,1月出现的短期强寒潮更易于导致冰盖生成。2016年冬季严重冰情是二者叠加的结果,
2015年冬季冰盖主要是输水流量小诱发,而 2021年冬季冰盖主要是短期强寒潮所致。
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冬季水温;冰盖;强寒潮;冰盖生成阈值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V123 doi:10.13243?j.cnki.slxb.20221018
1 引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国家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是跨流域跨区域配置水资源的骨干工程,也是保
障城市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总干渠自 2014年 12月全线建成
3
通水运行整整 8周年,已累计从丹江口水库调水超 530亿 m ,惠及沿线 24座大中城市、200多个县市
区,直接受益人口达 8500万人。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自南向北从渠 首 陶 岔闸 至北 拒马 河闸 全长近
1200km,线路流经北纬 32°40′—39°32′,跨越温和区与寒冷区。工程运行初期,由于对渠道冰情生消
规律和时空分布认识有限,为避免发生冰塞灾害,对于安阳汤河节制闸以北约 500km渠段,控制闸
前水流弗劳德数 Fr ≤0.06,如此以来冬季输水流量仅为设计流量的 30%~50%,严重制约了工程输水
效益的发挥。因此,渠道水温和冰情一直是冬季输水亟待阐释清楚的关键问题之一。
杨开林 [1 - 3] 结合南水北调中线渠道,指出明渠水温的变化取决于水体与大气和渠床的热交换,进而
研究了渡槽水体的热交换、太阳辐射和地温对冰盖下水温的影响。郑铁刚等 [4] 以新疆红山嘴水电站引水
渠道为例,研究表明随着大气温度的降低,渠道水温沿程衰减速度明显加快,- 10℃为水温衰减过程变
化转折点。脱友才等 [5] 对丰满水库的水温和冰情进行了原型观测,坝前冰厚约 0.7m,且库区冰厚沿程出现
不均匀分布的规律。王军等 [6 - 9] 长期关注冰塞堆积过程和冰盖条件下桥墩局部冲刷研究。王涛等 [10] 研究了
收稿日期:2022 - 12 - 23;网络首发日期:2023 - 07 - 27
网络首发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2?detail?11.1882.TV.20230726.1635.001.html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5000)
作者简介:段文刚( 1972 - ),硕士,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力学研究。E - mail:ckydwg@163.com
0
— 1 2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