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2023年第54卷第9期
P. 31

水养护,并以不同龄期按照《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13] 进行伴随试件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见表 2,以
              了解立柱混凝土力学性能。
                                                     表 1 混凝土配合比

                                                                                          3
                                                                               材料用量?(kg?m )
                水胶比      粉煤灰?%     砂率?%     减水剂?%     引气剂? 
                                                                  水     水泥     粉煤灰       砂     中石     小石
                 0.42       25       39       0.7        0.4     131    234      78     768    606    605

                                             表 2 伴随试件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结果

                 立柱编号               抗压强度?MPa             压弹模?GPa     拉弹模?GPa       极限拉伸        轴拉强度?MPa
                              21d       28d      29d                            29d
                    1
                              35.8      41.3     41.7       23.6        27.2      122.7 × 10 - 6   3.19
                              14d       17d      23d                            23d
                   2、3
                              31.2      34.9     40.7       21.8        28.5      118.2 × 10 - 6   3.22


                  考虑试件龄期和形状尺寸影响,根据相关文献中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的关系、抗拉强度与抗压强
              度的关系和棱柱体抗压强度与标准试件抗压强度的关系                           [14] 、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关系            [15] 、极限拉伸
              应变与抗拉强度的关系           [16] ,可以根据表 2伴随试件的试验结果推算出立柱试验时立柱混凝土的力学性
              能见表 3,其中 2号柱和 3号柱试验时的养护龄期分别为 21d和 23d。

                                           表 3 钢筋混凝土柱的混凝土力学性能推算值

                                  抗压强度              弹性模量?GPa            轴拉强度                  棱柱体抗压强度
                立柱编号     龄期?d                                                    极限拉伸应变
                                    ?MPa     压缩弹模    拉伸弹模      平均值       ?MPa                     ?MPa
                  2        21       38.95     21.6     28.1     24.85     3.14    116.7 × 10 - 6  29.6
                  3        23       40.70     21.8     28.5     25.15     3.22    118.2 × 10 - 6  30.9


              3 立柱试验结果及分析


              3.1 承载力试验结果 采用 15000kN万能材料试验机对混凝土立柱进行压缩试验,加载速率按照等
              油缸位移速率控制,约为 48~120kN?min。试验机给出的三个立柱的破坏荷载、峰值抗压强度、以及
              引伸计给出的与峰值强度对应的极限压应变和相应的压缩模量见表 4,其中压缩模量取曲线上升段前
              段的割线模量,对应的应力应变曲线见图 4,柱体端部的破坏形貌见图 5。试验前引伸计安装在立柱
              中间段的混凝土正面和背面,标距为 45cm,正面即预设钢筋凸出方向的所在面,背面与正面相对。
              从表 4可以看出,1号、2号和 3号立柱的抗压强度分别为 26.6MPa、24.0MPa和 26.9MPa,其中 2
              号柱的抗压强度比 1号柱和 3号柱低约 10%,可显见保护层厚 5cm时柱内立筋对抗压强度的不利影
              响。同时对于保护层厚 8cm的 3号柱,其立筋对抗压强度的影响似可以忽略。说明保护层厚度越大,
              立筋对柱体承载能力的影响就越小,当保护层达到一定厚度时,无侧向箍筋的立筋对柱体承载能力基
              本无影响。值得注意的是,3号柱的破坏荷载虽然最高,但引伸计得到的极限压应变反而最小,这与
              立柱的应变不均匀分布有关,详见下面 3.3节的应变分析。
                                             表 4 混凝土立柱力学性能压缩试验结果

                  立柱编号            破坏荷载?kN           抗压强度?MPa            极限压应变               压缩模量?MPa
                     1              1824                26.6             1570 × 10 - 6        19920
                     2              1648                24.0             1519 × 10 - 6        19550
                     3              1843                26.9             1089 × 10 - 6        25900

                                                                                                   0
                                                                                              —   1 4 1 —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