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2023年第54卷第9期
P. 39

综合图 1、图 2可得,热像图能很好地反映监测物
              表面的热分布情况。在试块抗压试验中,由荷载作用产
              生的裂缝之间抗滑力较大,抗滑区域材料发生不均匀变
              形并造成应力重新分布,产生局部应力集中以致进一步
              变形破坏,整个过程会伴随着能量的积累与释放;试块
              裂隙处聚集了较多热量,图像呈现的破坏区域与完整区
              域的热对比度较强。
                  由试块热成像试验可知:试验初始,材料温度分布
              均匀,差异性不大;试块整体呈现冷色调,材料无明显
              裂隙产生,对应的 Δ T及 Δ T变化作用甚微。模型材料                                  图 2 试块抗压试验温度荷载曲线
                                  2
                                         3
              受力后,材料应力增 加,Δ T增幅 明显。随 着加压荷 载
                                        1
              的持续增大,贯通位置产生裂隙,应力及压剪性摩擦产生的 Δ T和 Δ T作用远大于裂纹产生及扩展的
                                                                        1
                                                                              3
              Δ T,温度升高。在此阶段,红外热像图中裂隙处的颜色对比明显,说明试块受力破坏可以及时地反
                 2
              映在热像图中,为后续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量测提供了基础和依据。基于试验结果,本文提出一种简
              单易行的破坏判别指标 Δ T,将判别指标的阈值 Δ T设置为 1.2~1.8℃。

              3 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3.1 工程概况及地基地质条件 本次试验选取守口堡大坝,作为模型试验的坝体部分                                         [16] 。守口堡大
              坝为 CSG坝,最大坝高 61.6m,上下游坝坡坡比均为 1∶0.6。试验选取地基位于四川省龙门山武都重
              力坝 18坝段     [17] ,地基是发育完全的双斜滑动面地基,地基内部存在两条缓倾断层 fl14、fl15,两条陡
              倾断层 10f2、F31,以及 5条层间错动带 JC6 - B、JC7 - B、JC60 - B、JC2 - C、JC21 - C的地基剖面图见
              图 4。
              3.2 相似条件及相似关系 两个相似的物理体系之间不仅考虑材料线弹性期间的应力、变形等情况相
              似,也要保证材料塑性阶段的应力、应变曲线完全相似。此外,还要求模型的强度特性也应与原型
              相似  [18 - 19] 。
                  结合模型的模拟范围,并考虑到水工结构模型实验室的场地及模型观测精确度的问题,选定模型
              的几何比尺为 1∶100,即 C = 100。根据相似理论计算,得到其余相似关系如表 2所示。
                                      L
                                               表 2 模型试验主要物理量相似比

                   相似条件            相似常数            相似比            相似条件            相似常数            相似比
                                                                                     =
                    几何               C L             100          变形模量             C E C σ         100
                                                                                     =
                    容重               C γ             1             黏聚力             C c C σ         100
                    泊松比              C μ             1            内摩擦角               C φ            1
                    应变               C ε             1            摩擦系数               C f            1
                                                                                     =
                    应力            C = C × C L        100          抗拉强度             C t C σ         100
                                      γ
                                                                                    σ
                                   σ
                                                                                     =
                    位移              C = C L          100          抗压强度             C c C σ         100
                                     δ
                                                                                    σ
                    荷载            C F C × C L 3     1 × 10 6      抗剪强度             C = C σ         100
                                    =
                                                                                    τ
                                      γ
              3.3 模型设计及材料研制 地质力学模型材料变形特 性 的比 例尺 必须 和模 型 的 几何 比 尺 相等或 接
              近,而模型受几何比尺和实践条件的限制,地质力学模型材料需要选择高容重、低强度、低变形模
              量的材料     [20] 。因此,本次坝体模型材料选用模型砂(河砂)为粗骨料、重晶石粉作为细骨料,精铁
              粉作为增重剂来保证模型和原型 实现 容重 相似。考 虑到 胶凝 砂 砾 石材 料 的 强度 低                              [21 - 22] ,选用石膏
                                                                                                   0
                                                                                              —   1 4 9 —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