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2023年第54卷第11期
P. 64
生的弃水较少,但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动态平衡所需要的生态流量也与 Q 在一定程度上呈正比关系:
in,t
在河道天然流量较大的季节,所需要的生态流量也相对较大。因此,假设 Q spill 与 Q 呈正比,即有固
out ,t in,t
定比例的 Q 化为弃水 Q spill :
in,t out ,t
Q spill = in,t (8)
out,t β ·Q
式中 β 为比例系数,参数范围为[0,1)。
得到 Q 后,基于水库水量平衡方程计算水库下一时刻的实际库容 V 。记时间步长为 Δ t,忽略
out,t t + 1
库区的降雨、蒸散发以及渗漏过程,则 V 为:
t + 1
V - V= (Q - Q )·Δ t (9)
t + 1 t in,t out,t
2.2 对比方案设置 为了探究本文所提出的 TCCRM 的有效性,构建两类 ROSM 以作对比:(1)不同
结构的 TCCRM模型;(2)常用的 ROSM模型。
本文所提出的 TCCRM模型引入了目标库容曲线 TCC来描述水库年内 V 的变化过程,并从两方
targ
面考虑 V 对 Q 的影响,构建了两种模型结构:(1)V 在年内的相对大小描述了水库运行模式,水
targ
out
targ
库水滞留时间 LT随 V 的变动而变化,具体见式(5);(2)水库的出流过程应使得实际蓄水量接近目
targ
TCCRM
标库容,主要通过 ζ 来实现,具体见式(7)。从模型机理上来看,模型结构(1)体现了水库调度计
划对水库出流的影响,影响程度仅和 TCC有关,与外界条件无关。模型结构(2)则体现了水库的实际
蓄水量对水库出流的影响,其影响程度不仅与 TCC有关,还与前期来水条件有关。
基于这两种模型结构,构建了 4组不同的 TCCRM模型(表 1),以探究引入 TCC后,是否能有效
提高模型的模拟精度。TCCRM1模型未考虑 V 对水库出流的影响,TCCRM2、TCCRM3分别考虑了一
targ
种模型结构,TCCRM4则是结构最为全面的模型。另外,TCCRM1虽然没有考虑 V 对 Q 的影响,与
targ out
DRM模型相比,额外考虑了水库的弃水。
表 1 TCCRM对比模型方案
ROSM名称 滞留时间 LT 库容校正系数 ζ
DRM
=
=
TCCRM1 LT t LT 0 ζ t ζ t
TCCRM
=
=
TCCRM2 LT t LT 0 ζ t ζ t
DRM
=
=
+
TCCRM3 LT t LT 0 LT 1 ·f(DOY t ) ζ t ζ t
TCCRM
=
+
=
TCCRM4 LT t LT 0 LT 1 ·f(DOY t ) ζ t ζ t
除了不同内部结构的 TCCRM间的对比以外,引入了常用的 ROSM 以作模型间的对比(表 2)。其
中,Baseline方案为不考虑水库调度过程的基准方案,直接采用水库的入流量模拟出流量,用以验证
引入 ROSM后,是否能够提高水库出流的模拟精度 [4] 。
表 2 其它水库出流模拟模型
ROSM 参考文献 模型结构 模型参数
=
Baseline Gutenson [4] Q out Q in
- - 1.5
V t V d V t V d
[21]
DRM Doll Q out = ( - )
LT 0 V max V d V max ,V d 为水库的最大库容、死库容;
3
珚 Q in 为水库多年平均入流量,m ?s;
{ Q in ≥ 珚 Q in
a·Q in
=
[22]
WRM Wisser Q out a,b为无 量 纲 模 型 参 数,需 要 率 定,参 数 范 围 均
- 珚
b·Q in (
+ Q in Q in ) Q in < 珚 Q in
为 0~1;
{ k rls · 珚 Q in IR ≥0.5 V first 为每年开始时水库的蓄水量;
=
Q out IR r ·k rls · 珚 Q in [ IR r c,r为无量纲模型参数,需要率定,c的范围为 0~
[23]
HNIRM Hanasiki 2 ( ) + 1 - 2 ( )] ·Q in IR<0.5 1,r的范围为 0~5。
V first V max
= ,IR =
k rls
c·V max 珚 Q in ·365·86400
— 1 3 6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