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2024年第55卷第2期
P. 11
图 5 广东省 2006—2021年受灾人口、直接经济损失关于降水指数和年份的
三维拟合曲面及散点与二维热力图
损失的 k拟合值则为 42.5,k值剧增使得三维拟合曲面呈现出陡然增加的 “阈值” 特征;相比而言,
关于江苏省直接经济损失的 k拟合值仅为 0.8。
4.3 极端值对于灾害损失函数影响 河南省 2021年 7月特大暴雨造成巨大洪涝灾害损失 [31 - 33] ,《公
报》显示受灾人口高达 2033万、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1301亿元。采用河南省数据评估极端值的影响,
图 6展示了 2006—2021年共 16年的河南省洪涝灾害损失三维散点图及拟合曲面。由图 6左侧可知,
尽管受到 2021年极端值影响,受灾人口拟合曲面依然呈现出随着年份缓慢下降的特征。主要原因在
于,河南省在 2007年、2010年遭遇暴雨洪水,受灾人口分别高达 1005万、1400万;相比而言,河南
省 2011—2020年受灾人口均在 600万以下。另一方面,图 6右侧表明,2021年的极端值大大地拉高
了直接经济损失的拟合曲面。主要原因在于,2006—2020年期间各年份的直接经济损失均低于 200亿
元,最大值为 2010年的 158亿元,2021年直接经济损失相比 2006—2020年期间各年份的损失值高出
整整一个数量级。
为进一步评估 2021年极端事件的影响,图 7展示了基于 2006—2020年的数据拟合的洪涝灾害损
失函数。对比图 7与图 6的左侧结果,可以发现:如果不考虑 2021年极端值,固定降水指数下的河南
省受灾人口随时间呈现稳步降低的特征。主要原因在于:河南省 2006—2010年期间年均受灾人口高
达 592万,2011—2020年期间年均受灾人口为 196万。对比图 7与图 6的右侧结果,类似地,可以发
现:如果不考虑 2021年的极端值,一定降水指数下的河南省直接经济损失也随时间呈现稳步降低的
特征。主要原因在于:河南省 2006—2010年期间年均直接经济损失为 48亿元,2011—2020年期间年
均直接经济损失年均值为 19亿元。相比 2006—2010年,2011—2020年期间较低的受灾人口和直接经
济损失,并不意味着洪涝灾害风险的消除。值得指出的是,受 “ 21·7” 特大暴雨影响,河南省受灾人
口达 2033万、直接经济损失达 1301亿元。由此可见,极端事件对于灾害损失函数拟合有重要影响,
在灾害损失的分析过程中尤其值得关注。
— 1 3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