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2024年第55卷第2期
P. 5

水  利  学  报

                2024年 2月                            SHUILI  XUEBAO                          第 55卷 第 2期

              文章编号:0559 - 9350(2024)02 - 0127 - 10

                                     考虑时间变化的洪涝灾害损失评估


                                    1
                                                                      2
                                                                                 2
                                                 2
                                                            1
                             王 浩 ,赵铜铁钢 ,田 雨 ,陈泽聪 ,郑炎辉 ,陈晓宏                                 2
                               (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8;
                                        2.中山大学 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275)
                摘要:洪涝灾害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聚焦灾害损失评估问题,本文构建了考虑时间变化的洪涝灾
                害损失函数。一方面,表征灾害损失随着致灾因子强度先递增、而后增幅趋缓的静态 S型曲线关系;另一方面,通
                过量级、形状和位置三个参数综合考虑灾害损失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情况。基于《中国水旱灾害防御公报》提供的受灾
                人口、直接经济损失数据,对于各省级行政区 2006—2021年洪涝灾害损失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拟合洪涝
                灾害损失函数,洪涝灾害损失关于致灾因子强度和时间的三维空间散点图可有效地拓展成为连续的三维空间曲面及
                二维空间热力图。各省级行政区受灾人口整体上呈现出逐年下降的特征,但随致灾因子强度的增加而趋于增加。各
                省级行政区直接经济损失则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随时间呈现出大幅下降、缓慢下降和略有增加等不同特征。考虑时
                间变化的洪涝灾害损失函数是变化环境下灾害评估的有效工具,可为区域洪涝灾情评估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洪涝灾害;致灾因子;损失函数;受灾人口;直接经济损失;非一致性
                中图分类号:TV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43?j.cnki.slxb.20230557

              1 研究背景


                  洪涝灾害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1 - 3]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约有 2?3的国土
              面积、80%的耕地和 70%以上的工农业产值受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威胁                                 [4 - 5] 。整体上,我国洪涝灾
              害受季风气候影响呈现从春季到夏季自南向北推进的特征                            [2,6] 。从地域上,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我国
              东部湿润半湿润区,例如 1954年江淮大水、1963年海河大水、1982年黄河大水、1998年长江松花江
              大水、1999年太湖大水、2003年和 2007年淮河大水、2005年珠江大水以及 2016年长江太湖大水                                     [7] 。
              与此同时,受极端降水事件影响,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区洪涝灾害事件也时有发生,并且伴随着滑
              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5] 。
                  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在洪涝灾害防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8] 。工程措施方面,我国对大江大河进
              行了大规模治理,兴建了三峡、小浪底、尼尔基、飞来峡等大型水库,实施了长江荆江大堤加固、黄
              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以及淮海、太湖等流域治理                       [7] 。洪水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等非工程措施是传
              统的水库、堤防、蓄滞洪区等工程措施的有力补充                        [9 - 11] 。近年来,得益于分布式水文模型、水文气象
              模型、水文遥感方法和大规模并行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发展,我国逐步在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及诸多
              中小流域建设了洪水预报调度系统                 [12 - 14] 。随着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的推进,洪水预报调度系统逐渐演化
              为全周期预测预报、多要素监测预警、水工程综合调度预演、全链条预案生成与管理的 “四预” 数字
              孪生平台     [15] 。
                  为促进全社会和各级政府了解水旱灾害及防灾减灾情况,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水利部从 2007



                 收稿日期:2023 - 09 - 12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3001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379033,51979295,U1911204)
                 作者简介:王浩( 1953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E - mail:wanghao@iwhr.com
                 通信作者:赵铜铁钢(1986 - ),教授,主要从事工程水文学研究。E - mail:zhaottg@mail.sysu.edu.cn
                                                                                                —  1 2 7 —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