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3 - 2024年第55卷第3期
P. 103
为了分析转轮进口 流 体 的 流 动 状 态,如 图 14
所示为转轮 进 口 流 向 速 度 和 切 向 速 度 分 布。设 计
流量工况下,流向速度沿叶高方向分布较为均匀。
小流量工 况,从 中 间 叶 高 到 下 环,流 向 速 度 逐 渐
减小,到 0.9叶高时,流向速度小于 0,说明在靠
近下环位置 出 现 了 回 流。近 飞 逸 工 况 和 水 轮 机 制
动工况的曲 线 分 布 一 致,在 靠 近 上 冠 位 置 出 现 了
流向速度 小 于 0的 情 况,从 上 冠 到 下 环,流 向 速
度上升,在 靠 近 下 环 流 向 速 度 最 大。近 零 流 量 工
况和反水泵 工 况,沿 叶 高 方 向 大 部 分 位 置 的 流 向
速度小 于 0,大 量 流 体 反 向 流 动,从 叶 轮 流 向 活
动导叶,仅有在 靠 近 下 环 的 小 范 围 内 流 向 速 度 大
于 0。 图 13 转轮中间叶高流线分布
图 14 转轮进口流向和切向速度分布
切向速度能够反映水流进入转轮时沿周向的运动状态。设计流量下,切向速度分布表现为从上冠
到下环先增大,然后保持基本不变,至靠近下环处,因为靠近壁面受到边界层的影响,切向速度减小。
小流量工况由于靠近下环切向速度快速增大,水流周向运动趋势增强。近飞逸和水轮机制动工况曲线分
布规律一致,上冠处切向速度最大,诱发了高速挡水环,熵产增加;从上冠到 0.7倍叶高之间,切向速
度大于 15m?s。近零流量和反水泵工况曲线分布规律一致,大量水流在转轮进口沿周向运动,整个叶高
范围内,切向速度均较大,水流很难进入转轮,周向运动趋势进一步增强,导致熵产率增大。
漩涡会阻塞流道,降低过流能力,可以通过各
流道的过流量来进行定量分析,图 15是不同工况
下各个流道阻塞系数分布,阻塞系数 B 可以通过
C
下式进行计算:
Q S
B = (10)
C
Q?m
3
- 1
其中:Q为单个流道内流量,m·s;m为转轮叶片数。
S
由阻塞系数定义可以发现,阻塞系数越小,则
流道内的阻塞情况越严重,当阻塞系数接近或者大
于 1时,说明该流道过流能力较好,而当阻塞系数小
图 15 转轮不同流道阻塞系数分布
于 1时,阻塞系数越小,说明过流能力越差。
可以看出在设计流量工况,阻塞系数接近 1,说明各个流道内的流动近似对称,流动没有受到阻
碍。随着流量减小,各个流道内的流量逐渐出现分布不均的现象,当水泵水轮机进入飞逸工况和水轮
— 3 5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