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2024年第55卷第3期
P. 27

后水量实现了效率驱动的流转。而用水经济效益较低的区域通过人口流转实现产业与人口偏离度的
              降低。
                  在农业内部,通过压减水稻、调整结构 和 增
              加高效节水灌面,水田灌溉水量相对现状减少近
                   3
                                                          3
              7亿m ,枸杞葡萄等经济作物用水增加 4.1亿m ,
                                      3
              养殖业用水增加近 1.6亿m 。与现状相比,总用水
              量和引黄水量分配量调整见图 8,中南部区域分配
              到更多黄河水。农业结构有所调整,其中水田压减
                                                          2
                       2
              2.67万hm ,枸杞和葡萄种植面积增加 7.33万hm ,
              小麦、玉米种植面积略有增加,水田压减带来的灌
              溉水量减少和其他农业用户水量增加分布见图 9。
              可以看出北部农业用水增量以玉米、小麦和枸杞
              葡萄等 种 植 业 为 主,而 中 南 部 以 养 殖 业 增 加 为
              主,与区域优势发展产业匹配。说明通过效率驱
              动原则推动水量向高效益的用户和改善民生方向
              流转。
              5.3 方案对比分析 修改约束条件,分析不同偏好
              决策对结果的影响。以不考虑全区 360万 t粮食产
              量约束,再生水利用率降低至 15%作为偏经济方
              案;以湿地面积在现状基础上增加 50%,冬灌用
              水提高 50%,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 50%作为偏生
                                                                     图 8 区县用水总量控制和黄河水量分配变化
              态方案。三个方案的总体结果对比见表 3。







































                                                  图 9 水田压缩后的水量流转


                                                                                                —  2 7 5 —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