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2024年第55卷第4期
P. 10

动,并考虑提前蓄水。④三峡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不会增加防洪风险和库区淤积风险,对中
              下游江湖关系和水文情势有利,可显著提高发电、航运、生态保护和供水等综合利用效益。
                  前述的汛期洪水分期研究仅考虑三峡水库流域的水文气象信息,没有充分考虑与下游防洪断面的
              遭遇规律。李娜等         [14] 依据 1951—2020年长江中下游梅雨特征,包括入出梅时间、梅雨量和梅雨强度
              指数等参数,首次分析梅雨或出现二度梅与三峡水库洪水的遭遇规律。三峡水库洪水一般发生在 7—8
              月上旬,当出梅时间偏晚或出现二度梅时,可能与长江上游来水发生遭遇形成流域性大洪水;8月中
              下旬梅雨结束(最晚出梅为 8月 8日),即可判断长江中下游夏季暴雨洪水不会与中下游梅雨洪水发生
              遭遇。因此,长江中下游梅雨出梅时间和华西秋雨开始时间,是判断三峡水库汛期分期和蓄水时机的
              重要依据。长江中下游梅雨结束后,三峡水库下游防洪压力减轻,可提前释放为城陵矶预留的防洪库
              容;上游华西秋雨最早 8月 21日开始,洪水量级适中,应充分利用秋汛洪水资源蓄水;综合考虑长
              江中下游梅雨、上游夏季暴雨、华西秋雨的关键时间节点,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三峡水库 8月中
              下旬可考虑提前蓄水          [15] 。
                  郭生练等     [16] 回顾了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试点工作,论述汛限水位设置依据和实际监管中存在的问
              题,阐述开展汛期水位动态控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谢雨祚等                              [17] 基于不降低原设计防洪标准的原则,
              探讨了 5个典型年和 3种设计频率情况下,金沙江下游梯级和三峡水库防洪库容的互补等效关系。研
              究发现:当预测洪水主要来源于金沙江(或嘉陵江及未控区间)流域时,等效系数取 0.8(0.5)。依据洪
              水预报信息和等效关系,可动态调整运用三峡水库防洪库容;在不增加长江中下游防洪风险的前提
              下,三峡水库年均汛期可增发电量 41.4亿 kW獉h,增加了 9.86%。


              5 三峡水库来水来沙变化和运行期设计洪水


                  随着长江上游一批大型水电枢纽陆续建设并投入运行,形成了以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为核心的干支
              流梯级水库群       [18] 。利用水工程联合调度等非工程措施削减洪峰、调蓄洪水、提高流域水旱灾害防御能
              力是流域防洪减灾和抗旱补水的有效措施。针对长江上游水利水电工程近些年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
              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趋势,统筹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生态等流域综合调度目标,分析三峡
              入库水沙变化和水库回水淹没影响,推求三峡水库运行期设计洪水及其汛控水位。
                                                                                                         3
              5.1 水文情势显著变化 2003—2022年三峡入库(朱沱+ 北碚+ 武隆,下同)年均径流量为 3714亿 m 。
                                                       3
                                                                                 3
              寸滩、武隆两站年均径流量之和为 3805亿 m ,较论证值减少了 181亿 m ,减幅为 5%。利用 Mann -
              Kendall 检验等方法,将宜昌站日流量序列划分为 1949—1995年(天然状况)、1996—2014年 (二滩、
              三峡等水库蓄水)、2015—2022年(两河口、金下梯级等水库蓄水)三个时段,采用 IHA - RVA方法来
              评估长江上游大型水库群对宜昌站水文情势的改变情况                           [19] 。并将 33项水文改变度指标分类,求得每
              一类别的平均改变度和整体改变度,如表 2所示。宜昌站 1996—2014年整体水文情势呈中度改变,
              2015—2022年呈重度改变;月均流量、极端流量和流量变化率指标类别均发生了重度改变。
                                               表 2 长江宜昌站水文情势改变度

                                                  1996—2014                          2015—2022
                      指标类别
                                          改变度?%            改变程度             改变度?%             改变程度
                     各月均值流量                 43.9             中                74.7               重
                      极端流量                  57.4             重                86.3               重
                   极值流量出现时间                 5.3              轻                25.0               轻
                     流量脉冲情况                 40.4             中                37.5               中
                     流量变化率                  62.2             重                82.9               重
                    整体水文改变度                 49.2             中                74.2               重



                —  3 8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