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2024年第55卷第4期
P. 8

3.3 中小洪水调度方案 中小洪水的范围通常为 20年一遇或 10年一遇以下的洪水。针对三峡水库的具
                                                               3
              体情况,初步设计的防洪调度规定,流量大于 55000m ?s时,需控制下泄流量与坝下游至枝江区间流量
                              3
                                                                                                     3
              之和小于 56700m ?s,以保障荆江河段防洪安全。为此,中小洪水范围可界定为 30000~55000m ?s。在
              中下游地区要求减轻防洪压力的情况下,防汛调度部门依据水文气象预报,在 “防洪风险可控,泥沙淤
              积许可” 的前提下,多次对中小洪水进行了调度实践,有效发挥了三峡水库的防洪效益。对中小洪水进
              行拦洪控泄调度,可降低沙市站及中游沿线测站水位,减轻长江中下游防汛面临的压力和负担;同时,
              利用汛期及汛末的一部分洪水资源,可增加发电效益,还为三峡水库汛后完成蓄水任务,奠定了基础。
                  2010年,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在 “关于三峡- 葛洲坝水利枢纽 2010年汛期调度运用方案的批复”
              中明确了当长江上游发生中小洪水,根据实时雨水情况和预测预报,在三峡水库尚不需要实施对荆江或
              城陵矶河段进行防洪补偿调度,且有充分把握保障防洪安全时,三峡水库可以相机进行调洪运用。
                  2023年,水利部批复的 “2023年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运用计划” 中规定了减轻中游防汛压力
                                 ①
              的中小洪水调度方式 : “当预报未来 3d荆江河段沙市站水位将超过 42.5m时,三峡水库可以相机拦
              洪、削峰,控制沙市站水位不超过 43m,减轻荆江河段防洪压力,调洪最高水位一般按不超过 148m控
              制;当上游及洞庭湖水系处于退水过程,且预报未来 5d无中等强度以上降雨过程时,调洪最高水位可
              进一步提高至 150m。当预报未来 5d城陵矶(莲花塘)站水位将超过 32.5m且预报未来 5d三峡水库入库
                                 3
              流量不超过 55000m ?s,三峡水库可相机拦洪、削峰,减轻城陵矶地区防洪压力,调洪最高水位一般按
              不超过 148m控制。实施减轻中游防汛压力的中小洪水调度期间,若不满足上述条件或预报未来 5d三
                                           3
              峡水库入库流量将达到 55000m ?s时,应适时加大三峡水库出库流量,尽快将库水位降至汛限水位。”

              4 三峡水库运行调度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进入 21世纪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三峡水库的调度运用提出了更多的需求,江湖关系出现
              了新的变化特征,其中包括中下游干流的取水及两湖地区的用水需求、中下游河道控制流量及对长江
              口咸潮适度控制的生态环境保护需求。随着人们对长江上游暴雨洪水特性以及洪水季节性变化规律不
              断深化研究,仍然以初步设计为依据制定的三峡水库调度规则,无法发挥三峡水库的防洪、发电、航
              运等综合利用效益,因此,开展分期设计洪水、泥沙演变规律、水库运行期设计洪水及运行水位动态
              控制和提前蓄水研究,非常必要。
              4.1 三峡水库汛期分期 三峡水库自 2008年试验性蓄水运行以来,提前蓄水问题变得较为迫切。从
              径流的季节变化规律、三峡水库未来的蓄水形势以及中下游的水资源需求出发,需要三峡水库综合考
              虑洪水季节性变化规律、水资源需求等众多因素,适当调整蓄水时间,在满足水库和下游防洪安全前
              提下,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蓄水方案。2005年以后,长江水利委员会相继开展了长江上游径流特征及
              变化研究、长江上游汛期洪水分期研究、长江上游洪水与中下游洪水组成及遭遇研究、上游梯级水库
              蓄水对三峡蓄水影响研究、三峡提前蓄水对中下游水文水资源情势影响研究等。根据长江流域暴雨洪
              水特点,研究了长江三峡以上汛期洪水分期的可能性,着重分析不同时期形成暴雨洪水的气候、天气
              成因,洪水的年内、年际变化规律,对汛期洪水的特点和分期变化特性进行初步分析,拟定出分期洪
                    ②
              水时间 。此外,还分析了消落期 5—6月和蓄水期 9—10月上游洪水特性及上中下游洪水遭遇规律。
              从降水气候背景、大气环流形势、水汽来源、宜昌洪水出现时间及量级等方面的分析得到,宜昌 6月
              15日作为前汛期分界点、9月 15日作为后汛期分界点较为合适。据此,对三峡水库的蓄水时间及要
              求做出了新的安排,三峡水库开始兴利蓄水的时间由 10月 1日最早可以提前至 9月 15日,蓄水期间
              的水库水位按分段控制的原则,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均匀上升 。
                                                                             ③

                 ①  水利部.2023年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运用计划[R].2023.
                 ②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三峡分期洪水专题分析研究报告[R].2008.
                 ③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三峡水库汛期水位运行控制方式研究[R].2009.
                     2
                —  3 8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