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2024年第55卷第4期
P. 43

征,结果表明沙漠地区浅层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为降水的侧向入渗,同时浅层地下水补给湖水;Qian
              等  [24] 通过分析太湖西部流域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以土壤水、河水、地下水和雨水作为源,运用多源
              质量平衡模型计算了不同季节各水体之间的转化量。许多学者也利用氢氧稳定同位素对湖泊水量平衡
              进行定量研究,如太湖、达里湖等                 [25 - 26] 湖水蒸发量计算。同位素示踪与模型计算相结合有助于更客观
              全面地认识局地的水文循环机理,在区域河流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的研究中已有应用                                           [27 - 30] 。
                  本文以元荡湖区域为研究区,利用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同位素模型计算和水文地球化学分析等
              手段,收集 2022年 12月、2023年 6月的地表水与地下水样品,监测降水量、水位、水温等主要参
              数,查明元荡湖区域地表水、地下水同位素及水化学变化特征,揭示元荡湖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
              的转化关系,为元荡湖区域乃至太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区概况


                  元荡湖区域地理位置为东经 120°51′ ! 120°55′,北纬 31°03′ ! 31°05′。该区域地跨苏州市吴江区
                                                                                              2
              和上海市青浦区,东北部与淀山湖相连,整个湖盆形态呈蝶形,湖泊总面积为 12.99km 。元荡湖区域
              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夏盛行东南风,秋冬多偏北风,7—9月常受台风影响,多年平均气温
              15.7℃,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燥少雨,同时可能出现寒潮天气,区域内无霜期较长约为
              226d,日照时间较为充足,多年平均日照时数 2086.4h。太湖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 1181mm,年降水
                          3
              总量 414亿 m ,陆面蒸发量为 764mm,水面蒸发量为 842mm,元荡湖位于太湖流域的东南部,近五年
              的年平均降水量为 1404.1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882mm。如图 1(a)所示,元荡湖平均水位为 0.42m,
                                3
              湖泊容积 2592万 m ,由于该图仅绘制湖岸附近水域深度,来测得湖底深度。元荡湖是典型的平原浅
              水湖泊,出入湖水的河流较多,入湖河流多在湖的西及西北部,以八荡河为主要河道,与太湖流域联
              系较紧密;出湖河流在东南部,经太浦河注入黄浦江。区域内地势较低平,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
              类孔隙水,根据区内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文地质特征、水力学性质以及含水层的空间分布和成因,
              可将该区的含水层划分为潜水层和第Ⅰ、Ⅱ、Ⅲ承压含水层组。潜水层组主要由黏土和粉砂构成,含
              水层厚度小于 5m,水位埋深在 1~3m;第Ⅰ承压含水层由上更新统河流、湖泊和海洋相交替沉积形
              成的砂层组成,埋藏深度介于 8~80m之间,含水砂层颗粒较细,通常由夹层状粉砂、粉细砂以及粉
              砂与亚砂土互层构成;第Ⅱ承压含水层组主要由中更新统河流和湖泊相沉积形成的砂层组成,埋藏深
              度介于 100~160m之间,厚度一般大于 20m,在最厚处可达 30余米,颗粒较粗,以细中砂为主,局
              部含有粗砂;第Ⅲ承压含水层组主要由下更新统砂层组成,厚度介于 14~100m之间,由灰黄色、黄
              褐色的粉砂、中细砂以及含砾的中粗砂构成。


              3 材料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与测试 在元荡湖流域沿湖设定 3条剖面,共设置 9个地下水采样点,9个地表水采样
              点(图 1(b)),于 2022年 12月和 2023年 6月,采集地表水和地下水样品。其中,湖水样品 18个,地
              下水样品共采集 48个。采用自制的不锈钢取样器收集水样。现场采用 0.45μ m孔径的醋酸纤维滤膜进
              行过滤,使用洗净、干燥的 100ml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瓶(HDPE)盛装样品,用 Parafilm膜密封瓶口,
              防止发生分馏。样品运回实验室后保存在 4℃的冰箱中,用于测定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所有水样的
              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测定在 LGR激光同位素液态分析仪(GLA431 - LWIA)上进行,测量之前采用0.25μ m
              的 Nylon滤膜和 PES滤膜进行过滤,测量结果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标准样品 V - SMOW 进行校正,每
                                                    18
                                               2
              个样品重复测量 6次,取平均值,δH、δ O是构成水分子的两种同位素,其测量精度分别为±1‰和
              ±0.1%。用 HoribaEC?pH计现场测量水样的温度、电导率(EC)和 pH值。阴离子浓度使用离子色谱仪
              ( ICS - 1500)测定,阳离子浓度使用 ICP - Optima7300DV型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误差小
              于 5%。上述测量均在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进行。

                                                                                                —  4 1 7 —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