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2025年第56卷第2期
P. 27
图 13 不同方案下鲤鱼洲高位水池内掺气情况试验照片
图 14 不同方案下鲤鱼洲高位水池内掺气浓度垂向分布对比
表 4 优化方案下掺气影响范围相对长度与分流管分流比统计
h a ?H Q 分流管 ?Q
3
工况 流量 Q?(m ?s) 竖井运行水位 z?m
数模结果 试验结果 数模结果?% 试验结果?%
1 20 3.7 0.02 0 100 100
2 40 3.7 0.43 0.50 42.5 38.0
3 80 17.7 0.30 0.39 26.6 23.5
工况 1:水流完全通过分流管进入竖井,以淹没射流的形式进入竖井中部。由于分流管水流全程
隔绝空气,因此不产生掺气。在分流管射流的作用下,分流管出口至水面之间形成两个近似对称的漩
涡,剖面尺寸约为 9.9m × 6.7m,流速最大值约 8.82m?s,出现在分流管入口处。
工况 2:约 57.5%的水流以自由跌流的形式跌入竖井,引起水面波动以及小范围掺气,由于跌流
— 1 6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