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水利学报2025年第56卷第3期
P. 42

加,沉速会线性地增大。这是由公式本身的形式决定的,观察式(1)的最后一项,在不考虑清水容重
              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这一温度修正项实际上是线性的。然而,根据泥沙沉降的基本概念,在过渡区
              内,泥沙颗粒粒径越大,颗粒雷诺数就越大,水流黏滞作用对其沉速的影响应该越小,冈恰诺夫早期
              公式的温度修正项并不能正确反映这一基本概念。图 7(b)展示了不同温度增量下清水密度和黏滞性
              对于沉速增量的边际贡献。从图中可以看出,温度变化导致的温度修正项的变化对于沉速增量的贡献
              是占主导地位的,在所计算的所有情况中,温度修正项的边际贡献在总沉速增量中的占比为 87.89%~
              99.93%。分别观察图中的不同区域,可看到清水密度变化的边际贡献随着粒径的增加而增加。值得注
              意的是,这一线性增加的斜率与总沉速增量曲线的斜率接近平行。亦即,在该公式的物理图景下,同
              一温度增量区间内,粒径增加导致的沉速计算值的增加主要是由清水密度贡献的。附带指出,此处探
              讨的是对粒径变化时沉速变化值(量值的方差)的贡献,与上文讨论的对给定粒径下的沉速增量(量值
              本身)的贡献不同,温度修正项的贡献在过渡区的粒径范围内是几乎均一的,表明该公式与 “粒径越
              大,黏滞性影响越小” 的基本概念不符合。


























                                               图 7 温度对冈恰诺夫早期公式的影响

              4.2.2 沙玉清公式 由式(2)—(4)看出,沙玉清公式主要通过清水密度 ρ 和黏滞系数 ν 来反映水温的
              影响。
                  图 8展示了温度变化对于沙玉清公式计算结果的影响。图 8(a)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加,沉速计算
              值会非线性地增大,这同样是由公式本身的形式决定的。沙玉清在建立过渡区的沉速公式(见式( 2))
              时,使沉速判数- 粒径判数的关系在双对数图上呈上凸的圆弧曲线形式,根据该圆弧方程式和对数的
              基本性质可知,清水密度和黏滞系数的变化只会对圆弧曲线产生位移,而不会改变其曲率及凹凸性。
              因此,在给定温度变化区间时,随着粒径的增大,沙玉清公式的沉速计算值增量只可能单调增加,从
              而与泥沙沉降受水温引起水流黏滞系数变化影响的基本认识不一致。图 8(b)展示了不同温度增量下
              清水密度和黏滞系数对于沉速增量的边际贡献。从图中可以看出,温度变化导致的黏滞系数的变化对
              于沉速增量的贡献是占主导地位的,在所计算的各种情况中,黏滞系数的边际贡献在总沉速增量中的
              占比为 97.83%~99.97%。显然比冈恰诺夫早期公式的占比有所提高。进一步观察可以看到清水密度变
              化的边际贡献随着粒径的增加,呈现出近似线性的增加趋势。分别计算清水密度和黏滞系数的边际贡
              献占总沉速增量的占比,可以发现,随着粒径的增大,黏滞系数的边际贡献的绝对值在增加,但是在
              总沉速增量中的占比在下降。此外,采用张罗号等                        [20] 包括粒径范围为 0.006~0.9mm的沉速公式进行
              计算,其结果和沙玉清公式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4.3 温度对张瑞瑾公式计算结果的影响 张瑞瑾公式                        [1] 是在综合考量了黏滞阻力和形态阻力的基础上
              推导出来的半经验半理论沉速公式。它的基本形式为:

                     4
                —  3 2  —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