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水利学报2025年第56卷第3期
P. 41

问题病态程度,在 1~3之间进行选择。本研究分别对 4种粒径级进行了三类多项式的回归,最终采用
              决定系数最大的三次多项式为本文的级配转换公式(最终的公式回归结果参见表 5)。
                                                         n
                                                              n - 1
                                             y = f(x) =ax+ ax + …+ ax + a n + 1                         (8)
                                                       1
                                                            2
                                                                     n
              式中:x为转换前的粒径组百分比含量;y为转换后的粒径组百分比含量;a 为多项式系数,i = 1 ,2,
                                                                                    i
              …,n + 1 。
                  从图 5可以看出,采用粒径级 1的资料,转换前后差距并不大,因此多项式回归的统计公式拟合
              精度很高。而对于粒径级 2—4来说,转换前后的资料在 0.075~0.25mm区间内累计粒径组频率有一
              定差别,所以,粒径级 2—4的转换公式拟合精度稍逊一筹,但其决定系数仍保持在 0.9以上。
                  观察表 5可以发现,三次多项式回归所得公式较为良态,得到的 4种粒径级对应的换算公式,其
              对应项的系数相差不多,均在同一量级,不会因为数据的不同而产生大幅度波动。由此可见三次多项
              式回归对于本研究问题的优越性。















                                                      图 5 级配成果转换
                                                     表 5 级配换算公式

                          粒径级系列                                           表达式
                                                                                2
                                                                        3
                           粒径级 1                             y = 0.00004175x- 0.005631x+ 1.153x - 0.6494
                                                                        3
                                                                                 2
                           粒径级 2                              y = 0 .00003887x- 0 .005842x+ 1 .229x - 2 .348
                                                                                2
                                                                        3
                           粒径级 3                               y = 0 .0001038x- 0 .01458x+ 1 .44x - 1 .851
                                                                                2
                                                                         3
                           粒径级 4                               y = 0.0000743x- 0.0099x+ 1.28x - 1.807
              4 关于沉速公式的水温影响讨论
              4.1 水温对水动力参数的影响 在层流区和过渡
              区的泥沙沉降过程中,水温会对运动黏滞系数等
              水动力参数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泥沙颗粒的
              沉降速度。我国历来的泥沙颗粒分析规程均考虑
              施测水温的影响。图 6展示了与泥沙沉速紧密相
              关的两大水动力参数(清水密度、黏滞系数)随温
              度的变化规律。可以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清
              水密度和黏滞系数都呈现下降趋势。
              4.2 温度对规范公式计算结果的影响 新旧规程
              中的公式均通过不同的方式考虑了水体温度的影
                                                                          图 6 温度对水动力参数的影响
              响。由于历 次 规 范 在 层 流 区 均 选 用 Stokes公 式,
              紊流区颗粒沉降又不受黏滞系数影响,故本文着重考察温度对过渡区沉速公式的影响。
              4.2.1 冈恰诺夫早期公式 由式(1)可见,冈恰诺夫早期公式直接通过水温 T来体现水动力参数的
              变化。
                  图 7展示了水温变化对于冈恰诺夫早期公式计算结果的影响。其中,图 7(a)表明,随着温度的增
                                                                                                —  3 2 3 —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