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2025年第56卷第5期
P. 30

水      利       学      报

                2025 年 5 月                          SHUILI    XUEBAO                        第 56 卷  第 5 期

              文章编号:0559-9350(2025)05-0576-11

                             三峡水库次洪期间降雨特征对洪水过程的影响



                              张 为 ,李 昕 ,翟少军 ,时玉龙 ,刘新波 ,董炳江                                4
                                      1
                                                                     3
                                                                                2
                                                1
                                                           2
                  (1.  武汉大学  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2;2.  智慧长江与水电科学湖北省重点
                   实验室,湖北  宜昌  443002;3.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流域枢纽运行管理中心,湖北  宜昌  443133;
                                         4.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湖北  武汉  430010)
                摘要:揭示降雨特征与洪水的内在关联对提高预报精度、优化水库调度和制定有效措施至关重要。为深化认识三
                峡水库次洪期间降雨特征对洪水过程的非线性响应关系,本研究利用 2003—2020 年三峡入库寸滩站流量及流域降
                雨数据,综合运用数理统计、K-means 聚类和随机森林模型,分析了降雨特征与洪水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发现:基于降雨驱动的洪水分类方法识别出寸滩以上流域具有 5 类降雨类型及其对应的洪水过程,该方法能有效
                区分洪水总量、洪峰流量及涨落历时,适用于资料匮乏的流域。降雨量级和基底流量是三峡入库洪水主要影响因
                素,贡献率分别占 48.45% 和 36.25%,降雨时程差异和空间分布的影响较小。基底流量是洪水总量和洪峰流量的
                共同关键因素,贡献率在 20%~43% 之间,降雨变化对洪水总量和洪峰流量的贡献率并不一致。本研究增进了对
                流域降雨特征及洪水形成机制的理解,为长江上游及类似地区防洪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三峡水库;场次洪水;降雨特征;时空分布;洪水分类
                中图分类号:TV1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43/j.cnki.slxb.20240392


              1 研究背景


                                                            [1]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长江上游极端降雨事件增多 ,这对长江流域的防洪构成了重大挑战。金沙江
              下游梯级水库群蓄水后,三峡水库汛期的入库水沙集中于少数几场洪水过程 ,基于场次洪水水沙异
                                                                                    [2]
              步运动特性的沙峰排沙调度,已然成为三峡水库减淤排沙的关键策略 。因此,密切关注入库场次洪
                                                                             [3]
              水对于三峡水库发挥防洪效益或开展沙峰排沙调度至关重要。
                  降雨是洪水形成的主要成因,其时空变化也对洪水过程有显著影响                                 [4-6] 。例如,在白盆珠水库流
              域 ,大而集中的降雨,尤其是暴雨中心位于流域下游时,易引发灾害性洪水。而在紫荆关和阜平流
                [7]
              域,流域上游的降雨则导致洪峰出现的时间滞后 。人类活动和下垫面变化,加上降雨的不均匀分
                                                           [8]
                                                                                        [9]
              布,导致场次洪水在量级、持续时间、峰型等多方面表现出高度差异性和复杂性 ,形成多种洪水类
              型 [10] 。在这些因素中,降雨对洪水的贡献率通常也是最大的                        [11-13] 。由于不同的降雨过程具有复杂性和
              相似性,刘媛媛等         [14] 采用降雨动态时态特征识别进行小流域洪水预报,这也能反映出流域不同降雨类
              型与形成的洪水过程具有内在的响应关系。可见,深入分析并量化降雨特征对洪水过程的影响,对于
              理解雨洪形成机理、优化流域产流模型、指导流域防洪减灾                            [15] 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三峡入库雨洪分析研究中,学者们发现三峡上游暴雨洪水产流区与主要降雨区基本一致                                           [16] ,且
              场次洪水的径流主要来源为金沙江、岷江和嘉陵江流域,同时降雨量级对洪水总量和洪峰流量                                             [17] 具有


                 收稿日期:2024-06-24;网络首发日期:2025-03-21
                 网络首发地址:https:/link.cnki.net/urlid/11.1882.TV.20250320.1417.002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水科学联合基金项目(U2040218);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0711633);中国长江
                         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项目(Q231100333654)
                 作者简介:张为(1979-),教授,主要从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研究。Email:zw97082@126.com
                — 576   —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