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2025年第56卷第5期
P. 48
图 7 基本河槽以上的代表性洲滩面积调整情况
表 1 代表性洲滩在不同流量级下的淹没范围及其年际变化(基于建库前水位流量关系)
2002 年 2008 年 2016 年 2018 年 2021 年 备注
关洲
金城洲
藕池口及倒口窑心滩
熊家洲河段
的变形部位:(1)关洲在水库运行初期冲淤调整并不显著,2008 年后在人工采砂的影响下,关洲左侧
的低、中滩显著崩退,而整治工程使得滩体头部有所淤高,多年洪水位之上的细沙质高滩在三峡建库
后暂未发生显著调整;(2)金城洲滩面高程普遍位于 20 000 m /s 流量级以下,且河床组成为抗冲性较
3
弱的沙质,三峡建库后其滩面全面萎缩,只有滩头在整治工程的影响下于 2018 年后略有淤积;(3)藕
池口心滩与倒口窑心滩在三峡建库前曾连为一体,三峡建库后被水流分割,2008 年后在整治工程的影
响下呈现出滩头淤积上延和滩面增高的趋势,至 2016 年后趋于稳定;(4)熊家洲及其附近的七姓洲、
八姓洲边滩在三峡建库后平面形态变化不大,但在 2008 年以后滩面高程显著淤高,25 000 m /s 流量级
3
以上的中、高滩范围显著扩大。
综合以上可见,三峡建库后尤其是在 2008 年以后,除熊家洲河段以外,各代表性洲滩的低滩总体
呈现为冲刷萎缩,但实施整治工程的部位会发生局部淤积,淤积规模与工程强度有关。此外,整治工
程只会促进低滩淤积,对枯水河势有控导作用,而对中、高滩的影响不大。熊家洲河段的淤积主要表
— 5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