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2025年第56卷第5期
P. 74

前述二分法迭代方式,即利用式(22)不断适应调整,至第 3 次迭代时,接头处轴力与弯矩结果已基本
              稳定,但此时 θ 与 θ 仍有差距,至第 6 次迭代时,θ 与 θ 已十分接近,此时接头 J1 与 J2 处转动刚度
                            cal  cor                          cal  cor
              分别稳定于 1.88×10 与 9.47×10  N·m/rad。
                                          7
                                8
                                                                                                      [36]
                  为讨论转动刚度初始值对最终结果以及参数敏感程度影响,选择多组初值计算分析。Janssen                                           基
              于接头闭合状态下混凝土受压力学行为提出转动刚度简单表达式 K                                    =E bh /12,本文选取此公式所
                                                                                    2
                                                                            θ-initial  c
              得 K    =1.62×10  N·m/rad 与图 7 状态 I 下三种转动刚度 K           =9.87×10 、8.01×10 、6.40×10  N·m/rad 共
                                                                             8
                                                                                                8
                                                                                       8
                             9
                  θ-initial                                       θ-initial
              4 种初值方案。受篇幅所限,以下仅讨论 q =0.6 MPa 工况下不同转动刚度初始值对接头 J1 转动刚度、
                                                     w
              收敛变形、最大轴力与弯矩影响。从图 11 中可看出:不同转动刚度初始值对最终结果无影响,各项结
              果均收敛于某一稳定值,管片变形与弯矩结果对转动刚度数值变化更敏感,轴力结果变化不显著。因
              此可认为初始值对迭代收敛性与稳定性无明显影响,但为使求解力学方程得到合理解,初始值不宜设
              置过小,建议直接利用 Janssen 公式求得或结合接头弯矩-转角曲线分布范围选取。


















                                         图 11 各转动刚度初始值对结果影响(q =0. 6 MPa 工况)
                                                                     w
              3.2.4 数值迭代计算结果验证 图 12 为本文数值迭代计算与足尺试验                             [33] 管片内力分布情况对比,因
              足尺试验数据有限,在此仅展示无内压与 0.6 MPa 内水压工况对比结果,图中足尺试验整环结果是对
              管片衬砌半环监测数据对称得到。在趋势方面,两者规律基本一致,管片整体呈受压趋势且内力分布
              结果对称,管片腰部较顶底部所受轴力略大,并于腰部承受负弯矩,顶底部承受正弯矩,且最大正弯
              矩略大于最大负弯矩。在数值方面,两者吻合度较好,轴力平均误差约 9%,整体弯矩误差较小,特
              别是在两腰处吻合良好,当考虑内水压作用后,管片环受压趋势减弱,轴力大幅下降,最大轴力由
              8.7 MN(q =0)下降至 3.5 MN(q =0.6 MPa),下降约 60%;管片最大正弯矩由于内水压非均匀分布而小
                      w                  w
              幅增大,由 1.5 MN·m(q =0)增大至 2.1 MN·m(q =0.6 MPa),增大约 40%。
                                    w                    w





















                                                    图 12 管片内力分布情况

                — 620   —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