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2025年第56卷第6期
P. 18

(      )
                                                            n - 1
                                                          1    E j ln R j + 1 /R j  1
                                         1 e 1 E 1  1 E 2 A 2                    E n
                                    K c =      +        + ∑                 +                          (3)
                                         2 R 1   2 R 2 L  2       1 - μ j 2   2 1 + μ n
                                                            j = 3
              式中:K c 为管道与水接触内壁的弹性系数,即管道内壁抵抗水压变化引起的变形系数;R 为半径,m;
              A 2 为沿轴向长度 L =1 m 内的钢筋等效面积,m ;μ 为材料的泊松比;下标 j = 1,2,3,⋯,n 为混凝
                                                         2
              土衬砌隧洞分层编号;n 为隧洞分层数;第 n 层为隧洞围岩。在式(3)右边:第 1 项为薄壁钢筒内衬层
              弹性系数;第 2 项为混凝土钢筋等效弹性系数;第 3 项为混凝土衬砌层和水泥灌浆层的弹性系数;第 4
              项为隧洞围岩层弹性系数。
                  吕海艳   [13] 和郭强等  [14] 研究了流固耦合,包括轴向应力对厚壁管道水击波速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
              厚壁管道水击波速值比经典薄壁管道水击波速值小。
                  目前随着对管道防腐蚀和水质要求的提高,已经研发了很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层管道彼此紧
              密套合在一起的复合管道,例如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restressed Concrete Cylinder Pipe,PCCP)、钢塑

              复合管、钢筋混凝土管、带衬隧洞、带衬球墨铸铁管等。周文龙等                                [15] 针对带内衬和外衬保护的复合管
              道,采用了下述水击波速公式:

                                                a =  ( K/ρ)/ [1 + KD 1 / (e 1 E p ) ]                  (4)
                                                        )               )
                                            1 E 1 ln( D 2 /D 1  1 E 2 ln( D 3 /D 2  1 e 3 E 3
                                       E p =              +               +                            (5)
                                            2         2     2         2
                                                 1 - μ 1         1 - μ 2    2 D 3
              式中:E p 为复合管道的等效弹性模量,Pa;下标 1、2、3 为管层编号。
                  张奥等   [16] 总结了常用水击波速公式,对地下铺设带内衬复合管道采用下式:

                                        a =  ( K/ρ)/ [1 + KD/ ((e 1 E 1 + e 2 E 2 + DE s /5)c 1 ) ]    (6)
              式中:E s 为土壤的杨氏弹性模量;c 1 为考虑管道支撑情况的修正系数。
                  观察传统复合管水击波速公式(2)(4)(6),它们之间差异明显。这就提出三个问题:(1)传统复合
              管水击波速公式存在的问题;(2)各自的适用条件;(3)如果这些公式使用条件均有限,如何系统考虑
              影响复合管水击波速的各方面因素,以确定复合管水击波速的理论准确值。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首先根据水击波速的原始定义,确定水击波速与管道内壁周向应变率的函数
              关系;建立厚壁圆筒周向应变率与周向、径向和轴向应力变化率的基本方程,并导出单层厚壁管道水
              击波速公式;然后,建立复合管与水接触管壁周向应变率与其它各层应变率、交界面压力、管材力学
              参数和结构尺寸关系的基本方程,并解析导出准确计算复合管水击波速的通用公式;在此基础上,通
              过对影响通用公式各因素的解析,导出薄壁复合管(包括薄壁衬砌隧洞和地下埋管)水击波速的近似公
              式,然后分析传统复合管水击波速公式存在的问题及适用条件;最后,通过算例比较本文所提复合管
              通用水击波速公式与传统常用公式的差异。

              2 水击波速与管壁应变率基本方程


                  输水管道水击波速的原始定义              [5,17] 是:

                                                 ̇
                                a =  ( K/ρ)/ [1 + KA i / ( A i p ̇ ) ]  (7)
                                                       i
              式中:p i 为管道水压,Pa;变量上的“·”代表变量对时间的一阶
              求导;A i = πR i 为管道的过水断面面积,m ;下标 i 表示管道内壁。
                                                     2
                           2
                  如图 1 所示,由于管壁具有弹性,因此,在管道水压 p i 和外压
              p o 的作用下,管道内侧将产生径向位移 u i ,这时管道过水断面面积

              的改变量:
                          ΔA i = π( R i + u i) - πR i = π( 2R i u i + u i)     注:R 为管壁外径;R 为管壁内径;r 为
                                         2
                                                                                              i
                                                                                   o
                                                2
                                                             2
                                                                                     管道壁面任意圆的半径。
                  由于上式右边第二项与第一项相比是高阶微量,即 2R i u i >> u i ,                         图 1 厚壁管道截面特征参数
                                                                         2
                — 706   —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