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5期
P. 25

图 6  干流沿程各站多年平均流量-含沙量关系
               率 分 布 以 及 指 数 函 数(EXP)、 分 段 幂 函 数(BPL)拟 合 效 果 , 表 1 给 出 了 最 终 得 到 的 最 优 函 数 关 系
               式。由图 7 和表 1 可见,对城陵矶以上各站,分段幂函数效果略优于指数函数,拟合的决定系数
               R 沿程增加,均在 0.94 以上,流量概率初步显示了中流量与大流量的分段特征,越往下游大流量
                2
               出现几率越少。对于城陵矶以下各站,当流量大于某一临界值时,概率密度急剧减小,分段幂函
               数更能描述这种概率分布特点,R 均在 0.96 以上。表 1 中参数显示,螺山、汉口、大通的分段幂
                                               2
               函数分段点依次增大,但都在 40 000 m /s 附近。显然,这与江湖系统对 40 000 m /s 以上流量的显
                                                    3
                                                                                           3
               著调蓄能力有关。




























                                              图 7  不同函数对水文频率分布的拟合效果

               4.2  各站造床流量
               4.2.1  基于地貌功原理的造床流量               采用图解法计算造床流量,形成的输沙量曲线如图 8 所示。由
               于各站资料年限不同,图中各级流量下输沙量已转化为年均值。图 8 显示,各站的流量-输沙量曲线
               均存在明显的峰值范围,该范围的中心位置即为造床流量(表 1),其数值在城陵矶上下游分别呈现了
               沿程减小和沿程增大的趋势。


                                                                                               — 527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