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5期
P. 23

)
                                                        Q = (m + 1 b 1                                 (5)
                                                          e
                                                                    1 ( β - α  )
                                                          æ m + 1 - α  ö
                                                    Q = a ç        ÷                                   (6)
                                                      e
                                                          è  β - m - 1 ø
                                                         1
                   需指出的是,以上两种方法中,图解法直接基于观测资料,即使流量的经验概率分布不符合常
               见概率密度函数,或者流量-输沙率关系不符合(1)中的单一函数关系,也可得到造床流量。而解析
               法则是在假定以上二者皆符合理论函数关系情况下才适用。
               3.2.2  平滩流量计算        从河段尺度上估算平滩流量的常见方法有                   [26] :(1)选取沿程滩唇高程,并与不
               同流量级下的沿程水面线进行比较,与大多数滩唇齐平的水面线对应流量即为平滩流量。该方法适
               用于沿程存在较多高大完整洲滩且滩唇明显的河段。(2)计算出各流量级下全河段内平均河宽、断面
               面积或平均水深等要素,识别出这些几何要素的突变点,其对应的流量即为平滩流量。该方法适合
               于观测断面较多的情况。长江中下游受两岸人工护岸和自然抗冲节点制约,宽窄相间,江中发育不
               完整的低滩与高大江心洲并存。因此,本文以方法(2)估算各河段平滩流量,河段尺度的平均几何要
               素取各断面平均值,对于江心洲较多且滩唇明显的城陵矶以下段采用方法(1)进行验证,其中选取的
               高大洲滩断面在螺-汉河段区间有 12 个,汉-大河段有 38 个。计算过程中的各流量级下水面线,采用
               各区间进出口测站的 1992—2002 年平均水位流量关系,再考虑沿程分汇流,通过恒定流水面线计算
               得到。下文中高程和水位统一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4  结果与讨论

               4.1  水沙输移特征

               4.1.1  水沙输移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1992—2002 年数据统计显示,相对于大通站径流量,枝城站来
               水占比约 45%,城陵矶以上区间(不含城陵矶)入出流占比-5%,城陵矶及其以下区间入流占比 60%;
               相对于大通输沙量,枝城来沙占比 118%,城陵矶以上沙量收支占比-29%,城陵矶及其以下区间收
               支占比 11%。图 2 显示了区间内更为详细的沿程水、沙收支情况,由图 2 可见,城陵矶以上除松滋口
               和太平口分流(松太分流)占到大通径流 4.8%之外,其他分汇水量比例均在 1.5%以内,沿程分出的沙
               量比例明显大于水量,可称为沙量减少区。而在城陵矶及其下游区间,城陵矶和湖口入汇水量分别
               占到大通的 30%和 19%,汇入水量明显大于沙量,可称为水量增加区。由此可见,大通以上具有一
               定的水沙异源特征,城陵矶上下具有明显空间差异性。



















                                                图 2  枝城-大通河段沿程水沙收支
                   从年内各月的径流和含沙量分布来看,干流沿程各站汛枯分明,但螺山以下含沙量的年内变幅
               相对其上游显著减小(图 3),并且这种变化是在监-螺区间突然发生。图 4 比较了该区间内监利、螺
               山和洞庭湖入汇站城陵矶的年内流量和含沙量过程,可见城陵矶站水量略小于监利,两站水量的汛
               枯分布特点类似,但城陵矶含沙量却较监利明显偏低,并且含沙量较高时期在汛前的 2—5 月,水沙
               异步现象非常明显。由此可见,城陵矶站汛期汇入低含沙水流的稀释作用,是导致螺山及其下游测

                                                                                               — 525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