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2022年第53卷第5期
P. 19

(x,y)为 i号实井坐标。各个小区镜像井的 x坐标可由 k与 j用下式表示:
                     i  i
                                                            k
                                            x        = ( - 1 )KL + ( - 1 ) k + j + 1 x + k′L            (9)
                                                                         i
                                             i + (2(k - 1 ) + j)n
              式中:k为偶数时 k′ = 0;k为奇数时 k′ = 1。
                  依据 k取 1,2,3,…,N 来推 导,以 N 为偶 数 分 析,设 第 I号 井 (实 井)的 井 壁 外 侧 水 位 为
                                           K             K
              h ,则
               0I
                                            N K - 2 1  n
                                         1
                                                                          2
                                                                                   2
                                   h =      ∑∑∑       ( - 1 ) k + j + 1 Q ln[(x - x)+ (y - y)] +
                                                                        i′
                                    0I
                                                                              I
                                                               1t
                                                                                 i
                                                                     I
                                       4 ! KT k =1 j =0 i =1
                                         1   n                    2        2
                                            ∑  Q ln[(x - x i + 2 n(N K - 2 ) )+ (y - y)] -
                                                                      I
                                                                         i
                                                       I
                                                 1t
                                       4 ! KT i =1
                                                                                                       (10)
                                         1   n                      2        2
                                            ∑  ξ Q ln[(x - x      )+ (y - y)] -
                                                  1t
                                                        I
                                                                           i
                                                                        I
                                                           i - 2 n(N K - 1 .5)
                                       4 ! KT i =1
                                         1   n                         2        2
                                            ∑  (1 - ξ )Q ln[(x - x    )+ (y - y)] + c
                                                             I
                                                      1t
                                                               i + 2 n(N K - 1 )
                                                                               i
                                                                            I
                                       4 ! KT i =1
              式中:K为承压水层渗透系数,cm?s;T为承压水层厚度,m。i′ = i + [j + 2 (k - 1 )]n,i = 1 ,2…,n。
                  反拱底板是将单拱或连拱倒置于地基之上,建筑物的荷载主要由墩墙传到拱脚,再通过拱与墩的
              共同作用传入地基;最初的设计方法把地基反力当作均匀分布,参照实际工程观测结果假定边上 3孔
              的左右拱脚相对竖向变位值及边上 2~3个墩基的转角值,首先按无铰圆拱计算内力,再对连拱用弯矩
              分配法分配使力矩平衡。该法的墩基与拱脚变位值计算结果变化大,甚至出现方向相反的情况。葛孝
              椿  [13] 分析了反拱内力与变位、墩基与地基变位、地基反力、结构与地基土层性质、各种荷载作用、温
              度变化等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力的平衡和墩与拱、墩拱与地基变形协调,求解反拱内力及墩与
              拱的有关变位,提出一种反拱底板计算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该法在多座船闸上得到应用,
              节省大量的材料,又避免了坞式底板的裂缝,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2 水文统计理论与水文实验
              2.1 水文统计理论、方法与应用 水文统计分析是水利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的基础。新中国成立
              后,为了适应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国水文统计分析工作发展迅速,金光炎                                      [14] 针对我国实际情况,
              在国内最先对水文统计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1964年著 《水文统计原理与方法》,在水利规划设计
              中首次推广使用水文频率计算的方法和图表,奠定了我国水文统计理论、方法与应用的基础。 《水文
              统计原理与方法》 《水文统计计算》 《水文水资源随机分析》 《工程数据统计分析》                                     [15 - 17] 等学术著作,
              系统归纳总结了水文频率线型选择、参数估计和误差分析等水文统计基础理论和方法,在全国水利院
              校、水文部门以及水利水电规划设计单位得到广泛采用。
              2.2 流域水文循环实验与四水转化机理研究 建国初期,淮北平原地区内涝极为严重,农田除涝水文
              计算亟待开展,而淮北地区特定的降水与下垫面条件又无相似地区水文资料可以借鉴,为解决淮北坡
              水区除涝水文计算问题,治淮委员会于 1953年设立了青沟径流实验站(为五道沟水文实验站前身)。
              五道沟水文实验站自 1953年建站以来,系统刊发了 60多年安徽省淮北平原水文观测实验资料年鉴,
              该资料系列之长,在国内同类实验站中居首位。以五道沟实验站为平台,在流域水文循环实验与四水
              转化机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赵家良等                        [18] 以径流实验为基础,提出的平原农田排水模数、
              除涝水文计算方法、 “三沟两田” 工程排水模式等一系列成果,在淮北平原农田灌溉排水工程设计、
              低产土改良和农业除涝防旱中得到广泛应用;张朝新等                          [19] 以多年潜水蒸发观测实验资料,总结提出了
              潜水蒸发 “张朝新公式”,为我国当时通用的四大潜水蒸发计算公式之一;王振龙等                                        [20 - 21] 利用地中蒸
              渗仪研究的农作物需水规律和适宜地下水埋深等成果,对于指导农业灌溉和农田节水管理作出了重要
              贡献;王发信等        [22] 结合半湿润半干旱且地下水埋藏较浅的平原区产汇流特性,基于蓄满产流的基本原
              理研发了五道沟水文模型,被应用于农田除涝水文计算、产汇流分析、水资源评价等领域,推动了我

                                                                                                —  5 1 9 —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