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2022年第53卷第5期
P. 42
可行区间寻找满足供水保证率要求的最大城镇供水能力。
2.4 约束条件 主要为供水保证率、生态流量、水量平衡、库容约束、供水约束等。
( 1)供水保证率约束:
{ P ≥P urob (3)
urca
P ≥P
arca arob
式中:P 和 P 分别为设定的城镇和农业目标保证率,采用年保证率;P 和 P 分别为城镇和农业
urca
arca
arob
urob
用户计算得出的保证率,可根据式( 4)确定:
y
ur
P = ·100%
urca
Y + 1
(4)
y
ca
P = ·100%
arca
Y + 1
式中:Y为长系列计算的总年份数;y为城镇用户未产生破坏的年份数;y 为农业用户未产生破坏的
ur ca
年份数。
(2)生态流量约束:
Wec ≥Dec (5)
i
i
式中:Wec为第 i时段的生态下泄水量;Dec为第 i时段生态基流。
i
i
( 3)水量平衡约束:
Vend= Vend + Win- Wlo - Wec - Wur - War - Wfl (6)
i i - 1 i i i i i i
式中:Vend为第 i时段末水库蓄水量;Vend 为第 i - 1时段末水库蓄水量;Win为第 i时段的入库水
i i - 1 i
量;Wlo为第 i时段的水库漏损及蒸发量;Wec为第 i时段的满足生态下泄水量;Wur为第 i时段的城
i i i
镇供水量;War为第 i时段的农业供水量;Wfl为第 i时段末超过最大蓄水库容限制的下泄水量。
i i
( 4)库容约束:
Vmin ≤Vend ≤Vmax (7)
i
i
i
式中:Vmin为第 i时段水库死库容;Vmax为第 i时段水库蓄水库容上限(汛期为汛限水位对应库容,
i
i
非汛期为正常蓄水位对应库容)。
(5)供水约束:
0 ≤Wur ≤Dur
{ i i (8)
0 ≤War ≤Dar
i
i
式中:Dur为第 i时段城镇用户需水量,在计算过程中即为城镇供水能力值;Dar为第 i时段农业用户
i i
需水量,要求各用户供水量不能超过其需水量及供水渠道最大过水量。
2.5 求解步骤 结合内、外层模块功能和优化计算思路,外层主要包括生成初始调度线、调度线初
筛、比选个体极值和全局极值、更新进化速度和方向、调度线种群进化等步骤,内层主要包括确定城
镇供水能力可行区间和定界迭代等步骤,内、外层实现嵌套计算的具体步骤如下:
( 1)外层:随机生成初始调度线种群,如式(2)所示。
( 2)外层:调度线初筛。本步骤可以剔除不能满足保证率要求的调度线个体,提高计算速率。若
生成的调度线个体位置过高,即使不向城镇用户供水也无法满足农业目标保证率要求,则该条调度线
个体不合理,予以剔除。需要指出,剔除的调度线个体不参与本代的内层计算,但仍参与外层的种群
进化,从而保证种群规模不变。
(3)内层:确定可行区间。基于步骤(2)输入的调度线个体,根据式(9)初步确定城镇供水能力可
行区间,可以限定寻优范围减少迭代次数:
0
Qf= 0
k { (9)
n
k - 1
Qf= Qf + T
n n
0
式中:Qf为第 n条调度线个体对应城镇供水能力可行区间阶段的初始值;T为城镇供水能力增加的步
n
— 5 4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