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2022年第53卷第5期
P. 44
e + 1
e
Vmax l + Vf ≥Vmax
m
n,m
m
n ,m
e + 1
e
e + 1
e + 1
e
l = l + Vf Vmin<l + Vf <Vmax (18)
n,m n ,m n,m m n ,m n,m m
e + 1
e
Vmin l + Vf ≤Vmin
m n ,m n,m m
并将生成的调度线种群带入步骤( 2),进行下一代计算。
3 实例应用
2
3.1 实例概况 赤田水库是三亚市主要水源工程,位于藤桥西河下游,坝址以上集雨面积 221km ,
3
3
3
多年平均入库水量约 2.34亿m (含上游跨流域调水补充),总库容 7710万m ,兴利库容 4740万m ,
3
3
死库容 1220万m ,正常蓄水库容非汛期(11月—次年 5月)为 5960万m ,汛期(6—10月)考虑汛限水
3
位限制为 5081万m 。赤田水库供水任务包括城镇用水、农业灌溉和生态用水,由于城市发展和节水
技术提升,农业灌溉面积和用水需求均低于设计值,而城镇供水任务超过设计预期。为确定合理的城
镇规模,采用双层优化方法计算保障农业和生态目标下的城镇供水能力。
3.2 水库综合利用要求 根据现有灌溉面积和定额,赤田水库灌区 50%、75%、90%降水频率年的农
3
3
3
3
业需水量分别为 1249万m 、1383万m 、1603万m ,多年平均为 1340万m ,年内分布过程如表 1所
3
示。根据规划确定的藤桥西河生态流量要求,设置水库生态基流为 0.2m ?s。城镇保证率目标为 95%,
满足保证率目标的农业多年平均需水作为农业供水能力。
3
表 1 不同频率年农业需水年内分布过程 (单位:万m )
频率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总量
50% 111 60 269 225 192 104 104 26 74 25 0 60 1249
75% 122 66 298 249 212 115 116 28 82 28 0 66 1383
90% 142 77 345 289 246 133 134 33 95 32 0 77 1603
多年平均 119 64 288 243 206 111 112 28 79 27 0 64 1340
3.3 模型参数设置 外层优化需设置粒子群算法相关参数,本文种群规模设为 500,结束优化的目标
1
e
3
3
值连续不变代数设为 50代,进化速度 Vf 的变化区间设为[ - 100万m ,100万m ],初始 Vf 在区间
n ,m n,m
e
内随机生成,进化过程中的 Vf 根据式(15)更新。c和 c均取值为 2,w的区间为[0.4,0.9]。参考
n,m 1 1
3
兴利库容值内层计算模块迭代步长 T设为 400万m ,结束循环判断精度 δ 设为 0.0001。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3.4.1 优化方法可行性分析
(1)城镇供水能力进化过程分析:选用 1956—2010年月过程入库水量系列,在农业保证率 90%条
件下按照种群规模为 100和 500分别进行 5次计算,城镇供水能力进化过程如图 2所示。种群规模为
100时平均需 33.2代达到最大供水能力,种群规模为 500时平均需 18.4代,说明种群规模较大时达到
3
收敛的代数更少。不同种群规模收敛时的城镇供水能力均为 642.5万m ?月。种群规模较小时经过足够
多代次的进化仍然可以达到同样的目标值,表明双层优化方法的收敛性较好。
图 2 不同种群规模条件下城镇供水能力进化过程
4
— 5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