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2022年第53卷第7期
P. 36
5 结论
本文主要分析广州近年源头治理内涝的工作经验探索,面对不确定的超标降雨,广州市内涝治理
实践创新主要体现为:一是管理体制,从注重工程防御转向以城市规划牵引的系统性管控,从规划先
行、建设管控和完善管理等方面降低城市内涝风险。二是制度创新,率先在国内建立内涝安全规划传
导机制,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实施洪涝风险评估制度,确保韧性城市目标转化。严格保护蓝绿空
间,合理控制城市开发强度,强化海绵城市建设生态治涝措施,竖向高程与防洪排涝系统协同管控,
以期望实现内涝源头治理和系统治理。三是科技赋能,创新地运用地理信息等技术手段,识别内涝主
要风险因子,以流域为单元,精准辨识内涝易发风险区域,作为开展风险治理和管控工作的抓手。
参 考 文 献:
[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国办发 〔2021〕11号 [A?OL].(2021 - 04 - 25)[2022 -
03 - 3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 - 04?25?content_5601954.htm.
[ 2] 杨慧燕,李海燕,赵琴,等.广州市城市内涝特征分析[J].广东气象,2021,43(2):5 - 9.
[ 3] 艾卉,吴晓绚.广州市近 55年暴雨的气候变化特征[J].广东气象,2018,40(4):20 - 23.
[ 4] 王婷,胡琳,谌志刚.2020年 “5·22” 暴雨致灾广州地铁被淹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广东气象,2020,
42(4):52 - 55.
[ 5] 曾智琳,谌芸,朱克云,等.2017年 “5·7” 广州特大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分析与成因初探[J].热带气象
学报,2018,34(6):791 - 805.
[ 6] 陈文龙,夏军.广州 “5·22” 城市洪涝成因及对策[J].中国水利,2020(13):4 - 7.
[ 7] 郭常安,邓立鸣.广州市中心城区内涝分析及对策[J].中国给水排水,2011,27(10):25 - 28.
[ 8] 李彬烨,赵耀龙,付迎春.广州城市暴雨内涝时空演变及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 [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5,17(4):445 - 450.
[ 9] 余琪.广州市不透水面扩张对地表径流的影响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8.
[10] 程晓陶.2021年 郑 州 “7·20” 特 大 暴 雨 洪 涝 灾 害 郭 家 咀 水 库 案 例 的 教 训 与 反 思 [J].中 国 防 汛 抗 旱,
2022,32(3):32 - 36.
[11] 王思成,运迎霞,李 道 勇.城 市 雨 洪 安 全 风 险 测 度 与 防 灾 规 划 管 理 响 应 研 究 [J].现 代 城 市 研 究,2019
(11):125 - 131.
[12] 詹美旭,魏宗财,王建军,等.面向国土空间 安 全 的 城 市 体 检 评 估 方 法 及 治 理 策 略———以 广 州 为 例 [J].
自然资源学报,2021,36(9):2382 - 2393.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蓝线范围管理办法[EB?OL].(2006 - 02 - 15)[2022 - 03 - 31].http:??www.gov.
cn?fefg?2006 - 02?15?content_191814.htm.
[14] 邝敏毅.城市规划中应构造生态的河涌水网———以广州河涌断面的设置形式为例[J].规划师,2004(8):33 - 36.
[15] 杨培峰,李静波.生态导向下河流蓝线规划编制创新———以广州流溪河(从化段)蓝线规划编制为例[J].
规划师,2014,30(7):56 - 62.
[16] 焦胜,马伯,黎贝.中国城市内涝成因和防控策略研究进展[J].生态经济,2019,35(7):92 - 97.
[17] 王曼琦,王世福.韧性城市的建设及经验———以美国新奥尔良抗击卡特里娜飓风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
2018,25(11):145 - 150.
[18] 黄华兵,王先伟,柳林.城 市 暴 雨 内 涝 综 述:特 征、机 理、数 据 与 方 法 [J].地 理 科 学 进 展,2021,40
(6):1048 - 1059.
[19] 殷杰.基于高精度地形表面模型的城市雨洪情景模拟与应急响应能力评价[J].地理研究,2017,36(6):
1138 - 1146.
[20] 夏军,张印,梁昌梅,刘洁.城市雨洪模型研究综述[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8,51(2):95 - 105.
[21] 程晓陶,李超超.城市洪涝风险的演变趋向、重要特征与应对方略[J].中国防汛抗旱,2015,25(3):6 - 9.
(下转第 797页)
8
— 7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