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2023年第54卷第1期
P. 74
多目标问题转化为单目标问题进行求解 [3,5,11] 。单目标求解既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
拉格朗日松弛技术、网络流及大系统分解协调方法等经典方法,也包括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模
拟退火算法、蚁群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等人工智能算法。但权重法的权重难以科学确定、各目标的优化
进度不清晰;约束法难以确定次要目标的约束限值;模拟统计法没有体现出最优化的特点、且计算效
率较低。同时,非劣解集性能依赖于单目标求解的方法以及目标转化的策略,精度可以通过令人满意
的单目标算法得到保证,但为了得到多个代表性的非劣解组成非劣解集,效率往往会偏低;( 2)运用
以 Pareto理论 [1] 为基础的多目标进化算法(MOEAs)进行求解。进化算法具有鲁棒性和分布多样性的特
点,在各领域应用广泛 [12 - 14] 。进化算法主要集中在多目标个体的优选和解的分布两类问题,常见的有
基于 Pareto支配关系和拥挤度?参考点机制进行多目标寻优的 NSGA - Ⅱ? Ⅲ算法 [15 - 18] 、采用基于 Pareto
强度和 k邻近(KNN)分类方法进行密度估计 [5] 的 SPEA?SPEA2算法 [19 - 20] 、采用 Archive(“档案”)集记
录保存当前搜索到的非劣解和自适应网格控制解分布的 MOPSO及其改进算法 [21 - 24] 等。进化算法对一
些复杂的长系列优化问题,很难获得均布的 Pareto前沿,且没有有效的算法终止准则,且在理论上不
能保证获取分劣解。为了使非劣解集的分布均匀,常采用给定的一组各不相同的权重,将多目标通过
传统加权和权重方法、边界交叉点方法或者切比雪夫分解方法等策略进行转化,分解得到一组单目标
问题,再采用进化算法求解 [25 - 26] 。由于进化算法固有的随机不可控的特征,难以保证算法收敛后是否
能够获得真正的、分布足够均匀、广泛的非劣解集。
综上所述,水库群多目标优化调度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根据水库群的实际需要,
选择合适的多个目标、确定目标函数值类型;二是兼顾计算效率(速度快)和非劣解集质量(广泛、均
布)的多目标求解算法。针对这两个问题,以老挝南欧江梯级水库群为实例,选取累积值、极值及百
分比等三种目标函数,建立梯级水库群多目标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提出基于惩罚因子的动态规划逐次
逼近法(CPF - DPSA)对多目标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与动态规划逐次逼近法(DPSA)和第三代快速非
劣排序遗传算法( NSGA - Ⅲ)的对比分析,以验证该算法的性能和解的效果。
2 梯级水库群多目标优化调度数学模型
2.1 目标函数 以具备发电任务的梯级水库群调度为例,一般具有三种主要需求:一是追求自身效益
最大;二是必须承担部分社会责任;三是保证河流生态健康。针对这三种需求,分别以梯级总发电量
最大、梯级最小出力最大和梯级生态断面用水保证率最大为目标函数。
(1)梯级总发电量最大:
T I T I
{
}
∑∑
f = max E = max { [N(t) Δ t] =max ∑∑ [KQ (t)H(t) Δ t] } (1)
i fd,i
1
i
i
t =1 i =1 t =1 i =1
式中:E为调度期内水库群的总发电量,kW·h;N(t)为 t时段 i水库的出力,kW;K为 i水电站的出
i
i
力系数,i = 1 ,2,…,I;I为电站总数;T为调度期总时段数,时段序数 t = 1 ,2,…,T;Q (t)为
fd,i
3
i水电站在 t时段的发电流量,m ?s;H(t)为 i水电站在 t时段的发电水头,m;Δ t为 t时段以小时为
i
单位的计算时段长,h。
( 2)梯级最小出力最大:
I
S ()
∑
f = max N = maxmin N t= maxmin N(t) (2)
2
i
min
t t i =1
式中:N 为 T个时段内梯级最小出力,kW;N(t)为 t时段的梯级总出力,kW。
min S
( 3)梯级生态断面用水保证率最大:
T - e
des
f = max P = max × 100 % (3)
3 e
T
T 0 Q (t) ≥Q e,b
ck,b
e = ψ (t),ψ (t) = { (4)
des ∑
t =1 1 Q (t)<Q e,b
ck,b
— 6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