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 - 2023年第54卷第3期
P. 78

图 6为机组不同类型熵产损失占比,包括直接熵产、湍流熵产和壁面熵产,在三种不同类型的能量
              损失中,湍流熵产占据主导,壁面熵产是水力损失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直接熵产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图 6 机组不同类型熵产损失占比
                  图 7为机组不同类型熵产损失比较,随着水泵水轮机进入反 S区,12°开度下湍流熵产率先增大后
              减小再增大,35°开度下湍流熵产率单调增大,并且大开度时反 S区的湍流熵产率更大,这是由于大
              开度导致更大的流量和流速,实际表现为更显著的不稳定流引发了更剧烈的湍流能量损失。























                                                 图 7 机组不同类型熵产损失比较

              4.3 熵产损失与流动空间分布的相关性 在导叶和转轮区,通过顺翼展方向展开得到二维平面,span
              是指流动平面沿垂直主流方向的无量纲跨度值,span = 0为转轮下环与流体的接触面,span = 1为上冠
              与流体的接触面,图 8为导叶和转轮区 span = 0.5 截面示意图,图 9和图 10分别为 span = 0.5截面导叶
              开度 12°和 35°的熵产损失分布与流动特性,包括湍动能分布图、湍流熵产分布图、压力分布图和流线
              图。从图 9(a)(b)可以看出,湍流熵产分布与湍动能分布基本吻合,在转轮和导叶区域内湍流熵产分
              布与高流速且存在速度梯度的区域对应。
                  活动导叶开度 12°时,水轮机工况(0.55Q ),高熵产率区域主要分布在导叶和转轮交界处的无叶
                                                        e
              区以及叶片头部压力面区域。制动工况( 0.1Q),高熵产率区域主要分布在活动导叶出口、转轮叶片
                                                       e
              头部压力面以及转轮叶片尾部吸力面区域,这是由于制动工况力矩 M<0,叶片吸力面对水流做功,形
              成大尺度旋涡阻塞流道。由于导叶开度较小水流流动受阻,活动导叶出口处湍流熵产损失较大。反水
              泵工况( - 0.1Q),高熵产率区域主要分布在活动导叶叶间,转轮叶片头部、转轮叶片尾部吸力面以及
                           e
                     8
                —  3 2  —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