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2023年第54卷第7期
P. 11
图 6 黄河流域潼关站- 三支流之和的径流?输沙相关关系
图 7 各模型黄河潼关站年径流和年输沙模拟值与实测值比较
在上述多方法模拟结果集合评估的基础上,搭建了基于贝叶斯模型加权平均方法的水文模型,即
BMA模型,集合预报了黄河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并开展对以上四类方法与 BMA模型进行综合评价。
鉴于各方法对年径流、年输沙模拟在 2000年前后的差异,采用确定性模型精度评价指标纳什效率系
数 NSE、相对误差 RE、一致性指数 D、相对均方根误差 RMSE、相对平方均方误差 MSESQ、相对对数
2
均方误差 MSELN、校正决定性系数 adjustedR共 7个,对各模型模拟序列所划分的基准期(2000年之
前)和变化期(2001—2018年)进行了相应评价指标的计算。考虑到评价指标的量纲不统一,将评价指
标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即将评价指标的实际量值转化为[ 0,1]区间上的无量纲数,结果如图 8所
示。年径流模拟方面,GAMLSS相对表现最好;年输沙模拟方面,GAMLSS和 ML优于 LR和 SWAT,
BMA模型的模拟精度介于单个模型之间。
根据上述结果,按照制定的模型集合评估准则对 5种方法在输入、模型结构和输出三方面,进行
数据需求、物理基础、应用效率、输出尺度和预测精度五指标的评价。虽然 DWN在模拟水沙过程时
对输入数据的标准要求高、参数率定困难,但作为物理意义明确、动力学机理完善的分布式模型,流
域水沙预测仍是必要手段。通过模型各方面排序赋分,模型评分结果如图 9所示。不同的模型在不同
的需求方面表现不一,在实际应用中,应基于模拟条件和输出成果精度等多维度权衡来筛选模型。
3.3 黄河流域未来 50a水沙变化趋势预测集合评估 黄河水沙受自然过程与人工措施叠加影响,加
之气候与下垫面等边界条件的不断变化,黄河水沙预测结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2000年以前水沙预测
方法主要为水文法和水保法,受措施统计类型、系列长短与数据标准化程度等影响,且流域下垫面变
化相对剧烈,潼关站沙量预测成果之间的差异很大,介于 5亿t?a~21亿t?a之间 [8] 。2000年以来,随
着黄河流域生态建设与水土保持大力推进、对水沙变化机理认识不断深入、水沙变化预测的数据处理
技术和模拟技术等日臻成熟,黄河未来水沙变化预测成果间的差异逐步缩小,潼关站预测沙量介于
3亿t?a~8亿t?a之间,但社会争议仍较大 [8] 。
— 7 6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