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2023年第54卷第8期
P. 39

每个基准级配分别考虑了 5~<20mm,2~<5mm,0.5~<2mm,0.25~<0.5mm以及 0.075~<0.25mm
              粒径组缺失情况下的最大干密度。
                  模型预测前,采用某一级配的堆石料最大干密度试验数据标定参数 f,本次标定选取的试样为 D=
              2.3 ,缺失粒径组为 0.075~<0.25mm的试样,标定确定的参数 f取值为 1.13。标定完成后,该材料的
              其余试样均采用该参数进行计算预测。计算过程采用了常规的处理器 i9 - 12900H,预测一个试样最大
              干密度的计算机耗时平均为 0.76s。相较于一些文献中的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堆积密度(如离散元等),
              计算效率提升非常显著。
                  图 3比较了上述间断级配堆石料最大干密度的试验数
              据与模型预测结果。从图中可以发现,即使在堆石料的级
              配曲线存在间断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算法依然能够较好
              地预测给定级配堆石料的最大干密度。值得注意的是,在
              密度较低的区间内,图 3中的预测和实测密度的偏差不可忽
              视。可能的原因是文献中的试验并未给出小于 0.075mm的
              粒径分布,因此在模型预测过程中并未考虑小于 0.075mm
              的颗粒影响。
                  图 4进一步分析了基础级配的分形维数以及间断位置对
              堆石料的最大干密度的影响。从图 4(a)的试验结果看,无
              论是连续的级配还是缺失某粒径组的间断级配堆石料,堆石                                  图 3 间断级配堆石料最大干密度试验和
                                                                                   模型预测值对比
              料的最大干密度随着分形维数 D的增加而增大。图 4(b)的
              模型预测结果中除了 5~<20mm间断级配中略有差异外,基本较好地预测了这一规律。此外,试验结
              果表明,对于不同基准级配的堆石料,粒径间断的位置对堆石料影响并没有一致性的规律,而图 4(b)的
              模型预测却能够较好地重现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堆石料最大干密度计算方法在预测间断级
              配堆石料堆积特性方面效果显著。












                            5~<20


                                          图 4 级配分形和间断位置对堆石料最大干密度的影响

                  第二组验证试样采用了吴二鲁等                [15] 测试的连续级配砂砾石料进行密度预测研究。这些级配曲线统
              一由以下级配函数描述
                                                          1
                                                P =                × 100%                               (7)
                                                               m
                                                   (1 - b)(d ?d) + b
                                                           M
              式中:d为最大粒径,分别为 60、40和 20mm;b和 m为函数中的参数,通过对 b和 m分别取不同的
                      M
              值可以得到不同的级配曲线:当 d = 60mm时,通过改变 b和 m的值,得到了 16组级配曲线,可以
                                             M
              研究级配曲线的形态对最大干密度的影响;当 b和 m取值一定时,改变 d 的值,得到了 8组级配曲
                                                                                  M
              线,可以研究缩尺效应对最大干密度的影响。
                  图 5中对比了采用本文提出的预测方法得到的上述 24组连续级配堆石料的最大干密度与文献中
              的实测结果。计算中参数 f取值经标定为 0.933。从图中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最大干密度预测方法可
              以快速预测不同连续级配的堆石料最大干密度,且在预测缩尺试样的最大干密度方面同样效果较好。

                                                                                                —  9 2 3 —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