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2023年第54卷第11期
P. 89
方式相同)。积水点模拟值与实测值对比如表 1所示。由于有实测数据的积水点位较少,因此仅对有
监测数据的两个点进行对比。由于实际过程中降雨不稳定及室外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模拟结果与
实测结果略有偏差,积水面积误差范围分别为 1.25%和 3.5%,积水深度误差范围 分 别 为 4.41%和
5.2%,在合理范围内 [23] (<6%),表示该模型对于城市雨洪过程模拟精度及可靠性较高。
图 6 实测积水点
表 1 模拟值与实际值对照表
2
积水点位置 实测积水面积?m 模拟积水面积?m 2 误差比?% 实测积水深度?m 模拟积水深度?m 误差比?%
(1)金波南街和济民路交叉口向南 200m 20000 19300 3.5 0.25 0.237 5.2
(2)上海路与北塔巷口 16000 15800 1.25 0.34 0.355 4.41
3.2 老城改造
3.2.1 地表积涝水量对比 通过对比发现,采用雨污分流、增加 CSO调蓄池及增加泵站的措施对地表
积涝有积极响应。N1、N2、N3雨污分流改造方案对比原状 R1,积水峰现时间均为 4500s,地表最大
积涝水量减少。当 t = 4500s 时,地表积涝水量呈 N1>N2 = N3的趋势,当 4500s<t<14400s时,均呈
现 N1>N2>N3的趋势。说明 N3改造对地表积涝影响最显著,减小积涝水量的同时,加快内涝消退时
间。以 P = 5 为例,t = 4500s 时对应地表积涝情况如图 7所示,图中 2处易积涝点位积涝面积及积涝深
度均减小,其中 N3改造效果最为明显。
图 7 P = 5时不同雨污分流改造地表积涝分布图
3
— 1 5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