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2024年第55卷第3期
P. 63
着顶板扩张角 α的增大拦污栅断面流速分布由均匀趋向不均匀。进流工况,随着顶板扩张角 α的增大
拦污栅断面流速不均匀系数基本不变。
(3)较小的顶板扩张角 α能有效改善出流工况的拦污栅断面流速分布,但应同时考虑顶板扩张角
α的改变对进?出水口水头损失、各孔口流量分配等的影响,并非顶板扩张角越小越好。抽水蓄能电站
设计规范将 3°~5°作为侧式进?出水口顶板扩张角的推荐范围,其来源于矩形渐扩管阻力系数最小的扩
张角度,但侧式进?出水口比矩形渐扩管更为复杂且需考虑双向流动,因此侧式进?出水口顶板扩张角
的确定应结合规范规定和实际工程情况来决定。
参 考 文 献:
[ 1] 周建平,李世东,高洁.促进新能源开发的 “水储能” 技术经济分析[J].水力发电学报,2022,41(6):
1 - 10.
[ 2] 张博庭.我国水电的发展与能源革命电力转型[J].水力发电学报,2020,39(8):69 - 78.
[ 3] TUOHYA,O MALLEY M.Pumpedstorageinsystemswithveryhighwindpenetration[J].EnergyPolicy,
2011,39(4):1965 - 1974.
[ 4] 国家能源局.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R].北京:国家能源局,2021.
[ 5] KONGY,KONGZ,LIUZ,etal.PumpedstoragepowerstationsinChina:thepast,thepresent,andthefu
ture [J].RenewableandSustainableEnergyReviews,2017,71:720 - 731.
[ 6] 陆佑媚,潘家铮.抽水蓄能电站[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
[ 7] 邱彬如,刘连希.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 8] 国家能源局.抽水蓄能电站设计规范:NB?T10072—2018[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9.
[ 9] 王光纶,张文翠,李未显.抽水蓄能电站拦污栅结构振动特性模型试验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1,41(2):114 - 118.
[10] 高学平,陈思宇,朱洪涛,等.反坡段对侧式进?出水口水力特性影响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21,40
(5):87 - 98.
[11] 高学平,朱洪涛,孙博闻,等.不对称地形下进?出水口明渠段环流特性研究 [J].水力发电学报,2019,
38(8):48 - 60.
[12] 张从联,朱红华,钟伟强,等.抽 水 蓄 能 电 站 进 出 水 口 水 力 学 试 验 研 究 [J].水 力 发 电 学 报,2005,24
(2):60 - 63.
[13] 高学平,袁野,刘殷竹,等.拦污栅结构对进出水口水力特性影响试验研究 [J].水 力 发 电 学 报,2023,
42(2):74 - 86.
[14] 朱洪涛,高学平,刘殷竹.进?出水口出流扩散脉动流速规律试验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22,41(7):
129 - 139.
[15] 蔡付林,胡明,张志明.双向水流侧式进出水口分流墩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8
(2):74 - 77.
[16] 高学平,李岳东,田野,等.抽水蓄 能 电 站 侧 式 进?出 水 口 流 量 分 配 研 究 [J].水 力 发 电 学 报,2016,35
(6):87 - 94.
[17] 高学平,刘帅,刘殷竹,等.平面转弯有压输水隧洞对进?出水口水力特性影 响 研 究 [J].天 津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23,56(5):524 - 534.
[18] 杨小亭,张强,邓朝晖.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模型试验[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40(1):66 -
68 ,119.
[19] 刘际军,高学平.抽水蓄能电站进水口明渠水力优化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5,34(10):96 - 102.
[20] GAOXP,TIANY,SUNBW.Multi - objectiveoptimizationdesignofbidirectionalflowpassagecomponentsusing
RSM andNSGAⅡ:Acasestudyofintake?outletdiffusionsegmentinpumpedstoragepowerstation[J].Renew
ableEnergy,2018,115:999 - 1013.
[21] YEF,GAOXP.Numericalsimulationsofthehydrauliccharacteristicsofsideintake?outlets[J].JournalofHy
drodynamics ,2011,23(1):48 - 54.
— 3 1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