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2024年第55卷第3期
P. 72
In
In
In
I 显著正相关,D Lak 与 BF 、T 、Q Han11 、Q Han8 显 著 负 相 关。综 上 结 果 表 明,对 于 湖 区 枯 水 变 量
t t t t t t
In
In
In
Lak
In
Z Lak 和 I ,与解释变量相关性呈现 D >BF >I >Q Han11 >T >Q Han8 ,而对于 D Lak ,与解释变量相关
t t t t t t t t t
In
In
In
In
性呈现 Q t Han8 >D >Q t Han11 >BF >I >T ,表明湖区低水天数受干流水流条件的影响大于另两个湖区枯
t
t
t
t
水特征变量。
注:各变量含义同图 5,圆形红色越深,两变量正相关性越高,圆形蓝色越深,两变量负相关性越高,圆形
面积越大,相关性越高,‘ ’,‘ ’,‘ ’ 分别表示通过了 0.001,0.01,0.05显著性水平的检验。
图 6 1956—2022年鄱阳湖枯水特征变量与解释变量相关图
4.2.2 江湖关系分期分析 表 3为分期江湖水位流量特征 Chow检验结果,图 7为相应皮尔逊相关关
系图。由表 3可知,在补水期,汉口平均流量 Q t Han11 与湖口平均水位 Z t Hu11 、星子平均水位 Z t Xin11 与湖
口平均 水 位 Z t Hu11 在 建 库 前 后,回 归 关 系 均 发 生 了 显 著 变 异 (p<0.001)。由 图 7可 知: ① Z t Hu11 与
Q Han11 ,Z Hu11 与 Z Xin11 ,Z Hu8 与 Q Han8 ,Z Hu8 与 Z Xin8 相关程度较高,相关系数大于 0.90,表明两个时期
t t t t t t t
长江都对湖区水位影响很大,进一步对比补水期和蓄水期,汛末蓄水期汉口流量对鄱阳湖水位的影响
力更强,此时湖区星子平均水位受汉口流量支配(图 7(c)(d));②建库前后 Z t Hu11 与 Q t Han11 ,Z t Xin11 与
Z Hu11 相关关系差异显著,Z Hu11 均值变化不大,而 Q Han11 有所增加(图 7(a)),表明后三峡时期江湖
t t t
水位流量关系改变,根据建库后河道冲刷影响的研 究 [27] ,湖口 河道 下切,同 一 汉 口流 量下,湖口
水位更低;枯水补水期汉口流量增加,增强了顶托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湖水出流,枯水情势有
所缓解;③在汛末蓄水期,建库前后 Q t Han8 与 Z t Hu8 ,Z t Xin8 与 Z t Hu8 相关关系基本一致(图 7(c)(d)),
反映该时期河道冲刷对湖区水位影响可能小于长江径流改变的影响。综上,建库后三峡调蓄影响包
括三个方面:一是汛末蓄水减小长江径流量,削弱顶托作用,拉空效应增强,湖区水位下降;二是
补水期增加长江径流量,湖区水位下降受抑制;三是清水下泄冲刷河道,改变江湖水位流量关系,
湖区水位下降。
表 3 分期江湖水位流量特征的线性回归突变检验
回归方程 Chow检验
分期 变量对
建库前 建库后 统计量 F p值
Hu11 Han11 Han11 Hu11 Han11 Hu11
Z t 、Q t Q t = 1596 Z t - 3724 Q t = 1899 Z t - 4795 34.956 0.000
补水期
Hu11 Xin11 Xin11 Hu11 Xin11 Hu11
Z t 、Z t Z t = 0.9967 Z t + 0.8577 Z t = 1.034 Z t - 0.0339 69.821 0.000
Hu8 Han8 Han8 Hu8 Han8 Hu8
Z t 、Q t Q t = 3644Z t - 24660 Q t = 3413Z t - 20560 0.998 0.374
蓄水期
Hu8 Xin8 Xin8 Hu8 Xin8 Hu8
Z t 、Z t Z t = 0.9844 Z t + 0.3558 Z t = 0.9910 Z t + 0.2497 1.109 0.336
Hu11 Han11 Xin11 Hu8 Han8 Xin8
注:表中变量 Z t 、Q t 、Z t 依次为枯水补水期湖口平均水位、汉口平均流量、星子平均水位,变量 Z t 、Q t 、Z t 依
次为汛末蓄水期湖口平均水位、汉口平均流量、星子平均水位; , ,分别表示通过了 0.001,0.01,0.05显著性水平的检验。
— 3 2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