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6 - 2024年第55卷第4期
P. 116

图 11 扎马滑坡堵江回水淹没范围

              且裂缝大量发育,其性态和运动行为受水的影响更为显著,实际情况中产生的滑坡 - 碎屑流危害性
              可能会更大。


              6 结论


                  本文聚焦金沙江上游支流巴曲一带的扎马古滑坡复活堵河灾害问题,在剖析古滑坡复活特征的基
              础上,分析了不同重现期降雨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失稳概率,模拟研究了滑坡运动过程和堆积范围,探
              讨了滑坡失稳堵塞巴曲的危险性及其灾害效应,得到以下主要认识:(1)扎马古滑坡前缘复活区 H 范
                                                                                                        1
                                                                                 3
              围平均纵长约 310m,宽约 200m,滑体平均厚约 35m,体积约 185万 m 。目前整体处于蠕滑变形阶
              段,坡体上冲沟、陡坎、拉张裂缝等宏观变形迹象清晰,存在进一步失稳下滑的可能。( 2)滑坡前缘
              H 在天然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在 20年一遇的月极值降雨条件下便处于欠稳定状态,失稳概率为
                1
              87.95%,与后部 H 连续失稳的概率为 39.35%;在 50年、100年一遇的月极值降雨条件下前缘 H 与后
                                                                                                      1
                               2
              部 H 处于整体不稳定状态,连续失稳概率分别为 58.75%、68.60%。(3)极端降雨条件下仅前缘 H 失
                  2                                                                                     1
              稳、前缘 H 与后部 H 连续失稳后,分别在滑动 15、25s时于沟口处达到最大速度:9、11m?s,两侧
                         1        2
              滑移距离最远可达 480m,威胁到了附近居民房屋及道路的安全,在滑坡前缘下方沟道形成的高约
              42~48m堆积体极有可能堵塞巴曲。(4)滑坡失稳堵塞巴曲后形成的回水将会淹没滑坡上游德达乡段
                                                                            2
              G318公路、居民建筑及场站等基础设施,涉及范围约 0.81~1.02km ,形成的堰塞湖可能在 5~7d内
              发生漫坝,应引起重视。
                  致谢: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郭长宝研究员、吴瑞安副研究员、李雪副研究员、张怡
              颖硕士的帮助与支持,在此一并深表谢意!

                     0
                —  4 9  —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