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7 - 2024年第55卷第4期
P. 117

参 考 文 献:


                [ 1] 张永双,刘筱怡,姚鑫.基于 InSAR技术的古滑坡复活早期识别方法研究———以大渡河流域为例[J].水
                       利学报,2020,51(5):545 - 555.
                [ 2] 黄润秋,许强.中国典型灾难性滑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 3] XUQ,FANXM,HUANGRQ,etal.LandslidedamstriggeredbytheWenchuanEarthquake,SichuanProv
                       ince ,southwestChina[J].BulletinofEngineeringGeologyandtheEnvironment,2009,68(3):373 - 386.
                [ 4] COSTAJE,SCHUSTERRL.Theformationandfailureofnaturaldams[J].GeologicalSocietyofAmericaBulle
                       tin,1988,100(7):1054 - 1068.
                [ 5] 殷跃平,王鲁琦,赵鹏,等.三峡库区高陡岸坡溃屈失稳机理及防治研究[J].水利学报,2022,53(4):
                      379 - 391.
                [ 6] 邱祥,蒋煌斌,欧健,等.降雨 条 件 下 边 坡 暂 态 饱 和 区 形 成 条 件 与 演 化 特 征 数 值 分 析 [J].水 利 学 报,
                      2020,51(12):1525 - 1535.
                [ 7] 朱赛楠,殷跃平,王猛,等.金沙江结合带高位远程滑坡失稳机理及减灾对策研究———以金沙江色拉滑坡
                       为例[J].岩土工程学报,2021,43(4):688 - 697.
                [ 8] 李雪,郭长宝,杨志华,等.金沙江断裂 带 雄 巴 巨 型 古 滑 坡 发 育 特 征 与 形 成 机 理 [J].现 代 地 质,2021,
                      35(1):47 - 55.
                [ 9] 吴瑞安,马海善,张俊才,等.金沙江上游沃达滑坡发育特征与堵江危险性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1,48(5):120 - 128.
                [10] 王高峰,李浩,田运涛,等.甘肃省白龙江流域典型高位堆积层滑坡成因机制研究及其危险性预测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42(4):1003 - 1018.
                [11] 高云建,赵思远,邓建辉.青藏高原三江并流区重大堵江滑坡孕育规律及其防灾挑战[J].工程科学与技
                       术,2020,52(5):50 - 61.
                [12] 张佳佳,高波,刘建康,等.基于 SBAS - InSAR技术的川藏铁路澜沧江段滑坡隐患早期识别[J].现代地
                       质,2021,35(1):64 - 73.
                [13] 李为乐.巴塘断裂带、金沙江断裂带、理塘断裂带两侧边坡、边坡稳定性 InSAR解译报告[R].成都:成
                       都理工大学,2019.
                [14] 王宇,李晓,张搏,等.降雨作用下滑坡渐进破坏动态演化研究[J].水利学报,2013,44(4):416 - 425.
                [15] 张明,胡瑞林,殷跃平,等.川东缓倾红层中降雨诱发型滑坡机制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
                      33(S2):3783 - 3790.
                [16] 李江山,李滨,殷跃平,等.强降雨诱发作用下岩溶山体滑坡机制研究———以关岭滑坡为例[J].岩石力
                       学与工程学报,2023,42(6):1497 - 1507.
                [17] 徐锡伟,张培震,闻学泽,等.川 西 及 其 邻 近 地 区 活 动 构 造 基 本 特 征 与 强 震 复 发 模 型 [J].地 震 地 质,
                      2005(3):446 - 461.
                [18] 张永双,吴瑞安,任三绍.降雨优势入渗通道对古滑坡复活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40
                       (4):777 - 789.
                [19] 吴瑞安.岷江上游古滑坡复活机理与危险性评价[D].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2019.
                [20] 顾学志,叶磊,赵铜铁钢,等.中国日降水量的概率分布[J].水利学报,2021,52(10):1248 - 1262.
                [21] 李强,管昌生,周武.基于 Monte - Carlo法的滑坡稳定可靠性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S1):
                      1674 - 1676.
                [22] 吴迪,简文彬,徐超.残积土抗剪强度的环剪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1,32(7):2045 - 2050.
                [23] KUENZA K,TOWHATA I,ORENSER P,etal.Undrainedtorsionalsheartestsongravellysoils[J].Land
                       slides,2004,1(3):185 - 194.
                [24] 黄润秋,王士天,张倬元,等.中国西南地壳浅表层动力学过程及其工程环境效应研究[M].成都:四川
                       大学出版社,2001.
                [25] OUYANGC,ANH,ZHOUS,etal.Insightsfromthefailureanddynamiccharacteristicsoftwosequentialland
                       slidesatBaigevillagealongtheJinshaRiver[J].Landslides,2019,16(7):1397 - 1414.

                                                                                                —  4 9 1 —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