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2024年第55卷第4期
P. 72

应增大,故而最大应力也随荷载增大而增大。






















                                               图 12 JM1模型不同水压荷载计算结果


              5 聚脲涂层优化设计


                  本研究聚焦于涂层设计中最重要的设计指标———结构性
              指标开展相关研究,结构性指标主要包括几何指标及物理力
              学性能指标,即涂层厚度,以及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粘
              结强度等,可采用如图 13所示的设计思路进行涂层结构设
              计,首先根据结构计算结果获取结构基面应力分布,而后根
              据主体结构的应力变形分布情况,对结构表面进行风险等级
              划分,如面内拉应力较高的区域可划分为高开裂风险区,而
              长期处于受压状态的区域则可视为低开裂风险区,不同开裂
              风险等级的区域,对应不同的安全系数,考虑到施工过程及
              配比导致的聚脲材料物理特性的离散性,在后续进行材料强
              度设计时,应将该安全系数纳入考虑,同时应考虑现行材料
              规范对聚脲材料基本物理性能的相关规定。本研究建议的基
              面开裂风险等级划分及安全系数如表 4所示。
                  划分开裂风险等级后,结合水压荷载分布情况,即可进行
              涂层设计。设计结果主要包含涂层几何参数和材料参数两部分,
              结合规范规定的涂层材料基本构造参数,即可组成最终的防渗
                                                                              图 13 聚脲防渗层结构设计流程
              层设计方案。
                  考察混凝土基面开裂或伸缩缝变形、涂层粘结强度、初始材料拉伸应力和伸长率关系、水压荷载的
              组合工况下,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可优化涂层厚度随水压变化关系,并给出优化后的材料应力- 应变曲线
              关系。因此,可采用 Python程序语言将数值建模、计算、数据提取功能封装成为设计程序,便于使用。
                                             表 4 基面开裂风险等级划分及安全系数

                                       风险等级划分                               1级建筑      2、3级建筑     4、5级建筑
                低风险区域     结构运营期间长期处于面内受压状态的区域                                 1.20       1.15       1.10
                          结构运营期间处于面内受拉状态,且最大拉应力不超过 30%结构
                中风险区域                                                         1.50       1.35       1.30
                          材料抗拉强度的区域
                          结构运营期间处于面内受拉状态,且最大拉应力超过 30%结构材
                高风险区域                                                         2.25       2.05       1.95
                          料抗拉强度的区域

                —  4 4  —
                     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