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2024年第55卷第4期
P. 73
6 总结
本文探讨了基面开裂效应、正水压作用、伸缩缝变形效应等工况下聚脲基涂层非线性分析的关键
理论,并基于 ABAQUS软件建立了非线性数值模型,通过对多种不同受力工况下材料的受力变形行
为、剥离行为、破坏模式等进行分析,得出涂层材料及几何特性参数同开裂及外水压的相互关系,并
将计算结果总结为设计表格及设计程序,用以指导聚脲涂层结构设计,本文主要结论如下:
( 1)对于基面开裂工况,涂层破坏模式表现为:发生基面开裂时,裂缝位置聚脲涂层出现受拉颈
缩和粘结层剥离现象,但剥离仅发生在裂缝两侧局部位置,不影响涂层整体防渗效果;当开裂及表面
水压荷载共同作用时,裂缝位置已剥离的涂层处于拉弯受力状态,应力集中部位可能发生涂层材料
破坏。
(2)对于涂层基面开裂工况,涂层最大应力及剥离长度变化规律表现为:涂层最大应力随水压荷
载、粘结强度增大而增大,随开裂宽度变化规律不显著,涂层剥离长度随粘结强度增大而减小,随开
裂宽度增大而增大,但同水压荷载间相关性不显著。
( 3)对于伸缩缝变形工况,涂层最大应力及剥离长度变化规律表现为:涂层剥离长度均随涂层厚
度增大而增大,涂层剥离长度随伸缩缝变形量增大而增大,随粘结强度增大而减小,剥离长度随水压
荷载变化趋势不显著;涂层最大应力随涂层厚度增大而减小,随粘结强度增大而增大,随水压荷载增
大而逐渐增大。
( 4)基于数值分析结果总结了考虑正水压作用、涂层基面开裂效应及伸缩缝变形效应的涂层结构
设计方法,形成设计流程并计算机软件化。
参 考 文 献:
[ 1] 贾金生,李新宇.高拱坝坝踵开裂问题和新的解决措施[J].水利学报,2008,39(10):1183 - 1188.
[ 2] 刘小楠,李炳奇,冯明伟,等.适应高寒坝面防护脲基聚合物研究及工程应用 [J].水利水电技术 (中英
文),2021,52(8):27 - 37.
[ 3] 陈文广,杨金鑫.脂肪族聚氨酯面漆在高铁聚脲防水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J].中国建筑防水,2011(16):
14 - 17.
[ 4] 林焕章,张伶俐,廖昔虬,等.弹性脂肪族聚氨酯面漆在聚脲工程的研 究 与 应 用 [J].广 州 化 工,2013,
41(1):161 - 163.
[ 5] 孙志恒,喻建清.300m级 拱 坝 喷 涂 聚 脲 防 渗 仿 真 模 型 试 验 及 应 用 [J].水 利 水 电 科 技 进 展,2009,29
(6):49 - 53.
[ 6] 李建波,李炳奇,杨洁.坝面防渗聚脲弹性体涂层性能试验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4,33(5):187 -
191.
[ 7] 李炳奇,刘小楠,李云途.水工结构 聚 脲 防 渗 层 的 力 学 性 能 与 寿 命 预 测 研 究 [J].水 利 学 报,2020,51
(3):268 - 275.
[ 8] 王程鹏,杨伟才.丰满大坝保温层 SK天冬聚脲防冰拔复合防护体系试验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20,
51(S2):165 - 167.
[ 9] 杨洁.高拱坝坝踵喷涂聚脲防渗层的性能与应用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10] 李炳奇,张宇弛,刘小楠,等.伸缩缝防渗结构聚脲基涂层剥离破坏研究[J].水利学报,2017,48(1):
70 - 77.
[11] 张宇弛.聚脲基复合防渗体系设计及作用机理研究[D].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7.
[12] LIC,LUAJ.Ahyper - viscoelasticconstitutivemodelforpolyurea[J].MaterialsLetters,2009,63(11):877 - 880.
[13] CHEVELLARDG,RAVI - CHANDARK,LIECHTIK.Modelingthenonlinearviscoelasticbehaviorofpolyureausinga
distortionmodifiedfreevolumeapproach[J].MechanicsofTime - DependentMaterials,2012,16(2):181 - 203.
[14] GAMONPILASC,MCCUISTONR.Anon - linearviscoelasticmaterialconstitutivemodelforpolyurea[J].Poly
— 4 4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