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0 - 2024年第55卷第5期
P. 120

因忽略水电机组速动性,而降低电网抗干扰能力。实际上,对于复杂非线性系统,仅靠一组或几组
              PID参数难以满足多工况控制要求。为此,需探求自适应 PID控制器以确保负荷频繁波动时 HTRS仍
              具有较好的调节能力。针对线性化水轮机模型,文献[ 6]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理论,设计
              了一种基于紧格式动态线性化方法(CFDL)的无模型自适应 PID控制器(MFAC - PID);Zhang等                                 [7] 基于
              非最小状态空间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预测函数的 PID控制器;Xiao等                               [8] 基于在线训练的 BP神经网
              络实现了水轮机调节系统的一步超前 PID预测控制。然而,尽管这些控制算法在小波动过程实现了水
              电机组自适应控制,但由于依赖线性水轮机调节系统模型,忽略了水轮机的强非线性。
                  在先进控制算法方面,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因其具有多步预测、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等特性,具有
              控制效果好、鲁棒性强、对模型精确度要求不高等优点,受到控制理论界广泛重视                                        [9 - 12] 。模型预测控
              制主要有基于非参数模型的模型算法控制(MAC)、动态矩阵控制(DMC)以及基于参数模型的广义预
              测控制( GPC)    [13 - 15] 。其中,MAC依赖对象的脉冲响应模型,DMC依赖对象的阶跃响应模型                            [16 - 17] 。这
              两种算法适用于具有大时滞和大惯性的对象。GPC是预测控制与自适应控制的结合,具有参数少且能
              在线估计的优点,适用于能以传递函数表达的被控对象。然而,对于非线性对象,若将其转换为传递
              函数表达的形式,不可避免会忽略其非线性特性,导致模型精度降低。
                  为使 GPC适用于 FCM下非线性水电机组,不同于常规的 GPC控制线性模型这种单对象控制方
              式,本文提出 GPC控制 “双模型” 的控制策略。“双模型” 指的是控制器同时作用于非线性被控对象
              及基于实时反馈线性化的线性被控对象。然而,即使反馈线性化是实时的,仍不可避免会忽略非线性
              被控对象的非线性特性,导致控制精度难以达到要求。为此,本文基于预估的控制信号设计水轮机非
              线性特性补偿器,并结合实时反馈线性化技术提出 FCM 下基于 GPC、双模型、实时反馈线性化模块
              和非线性特性补偿器的自适应广义预测控制策略( AdaptiveGeneralizedPredictiveControl,AGPC)。最
              后,搭建基于 AGPC的非线性水轮机调节系统(NHTRS)仿真平台,并以某电站真实数据验证了所提控
              制策略的控制效果。

              2 非线性水轮机调节系统模型


                  NHTRS模型包括:引水系统、水轮机、随动系统和发电机等。其中,水轮机是 NHTRS关键组成

              部分,其动态特性直接影响 NHTRS动态性能。因此,本文基于 BP神经网络(BPNN)构建高精度水轮
              机模型。此外,考虑了随动系统非线性。
              2.1 引水系统模型 对于压力管道小于 600~800m的水电站,采用刚性水击模型即可满足计算精度
              要求。考虑本文研究的水电机组压力管道长度较短,引水系统模型采用刚性水击模型                                         [18 - 19] :

                                                       G(s) =- Ts                                       (1)
                                                                w
                                                        h
              式中 T为水流惯性时间常数。
                    w
              2.2 基于 BPNN和改进樽海鞘算法的高精度水轮机模型 基于 BPNN的水轮机模型包括以单位转速
              n 和导叶开度 Y为输入,以单位流量 Q 或单位转矩 M 为输出的流量和力矩特性神经网络(DCNN和
                                                                11
               11
                                                  11
                     [1]
              TCNN) 。为确保水轮机模型精度,建模采用真机试验数据,包括 n 、Y、流量 Q和力矩 M。Q 和
                                                                             11
                                                                                                   t
                                                                                                        11
              M 可由式(2)(3)获取        [20] 。
                11
                                                              Q
                                                        Q =                                             (2)
                                                         11
                                                              2
                                                            D H
                                                              槡
                                                              M t
                                                        M =                                             (3)
                                                          11
                                                               3
                                                             DH
              式中:D为转轮直径;H为工作水头。
                  在建模之前,需结合改进樽海鞘算法和实际运行数据修正水轮机真机试验数据,以解决 Y在实际
              运行数据和真机试验数据中尺度不一致问题。樽海鞘算法(SalpSwarm Algorithm,SSA)具有控制参数
                     0
                —  6 2  —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