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2024年第55卷第5期
P. 73

5 模型在堆石坝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建立时序预测模型对大坝安全监测至关重要,本文以水布垭面板堆石坝为例,分析时序预测模型
              在大坝安全监测和健康诊断种的三种应用场景:坝体变形预测、测点异常检测、缺损数据补全。
              5.1 坝体变形预测 变形预测是时序预测模型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根据历史监测数据挖掘堆石坝变形内
              在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评估大坝今后长时间所处状态和时变环境下的潜在风险。以 2007.12.30—
              2015.10.30的监测数据作为训练集,以 2015.11.15为预测起始对全断面测点进行为期 1a的长期变形
              预测。
                  图 10为 13号测点的变形预测结果。13号测点位于大坝底部靠近面板部位,其沉降变形兼具周期
              性与趋势性特点。可以看出,训练段测点变形持续增加,随水库水位变化产生波动,并存在时滞效
              应,滞后时长也在动态变化。因此,建模时序输入特征,对挖掘效应量与影响因子的长期依赖关系十
              分重要。水库水位增加时沉降变形增加,当水库水位降低时部分变形恢复,但相当一部分为不可逆变
              形,导致坝体变形持续增加。结合 2015年 11月以来为期 1a的预测结果表明,该处测点在库水位变
              动产生循环加卸载变形的规律下,沉降变形仍会累积,达到 10mm,变形增长幅度并未表现出明显收
              敛趋势,今后仍需重点监测大坝的变形发展情况。




























                                              图 10 基于时序预测模型的坝体变形预测
              5.2 测点异常检测 测点异常检测对识别仪器工作状态与评估大坝运行性态十分重要。测点数据异常
              原因有多种,如仪器故障下数据采集异常或测点所在区域结构响应异常。测点异常检测是采用时序预
              测模型,判断训练段与测试段响应规律是否一致,以此检测异常数据测点或分析大坝健康问题。选取
              2007.12.30—2014.10.30监测数据为训练集,以 2014.11.15—2015.10.30监测数据为测试集,将各测点
              预测序列与实测序列进行比较,以此判断测点数据是否异常。
                  图 11(a)为所有测点的实测值与预测值散点图,19号和 26号测点的数据点明显偏离整体,MAE
              显著偏高,是整体指标的 7.87倍与 16.35倍,但同时模型的整体预测效果较好,这表明坝体结构响应
              未出现显著异常,可判断由两测点仪器自身原因导致,19号与 26号测点分别为测试段与训练段异常。
              5.3 缺损数据补全 监测仪器工作环境复杂或操作不当导致仪器出现短期故障,使变形监测数据出现
              缺失、损坏等情况,影响了对大坝安全监测资料的分析。因此,采用时序预测模型进行缺损数据补
              全,对提高监测数据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运用本模型时,通过时序模块可考虑自身历史变化规律,
              同时空间融合模块也使其能充分利用缺损段其他测点正常沉降数据,实现了时空信息的高效利用。以
              同源测线上 32号和 33号测点为例(图 12),其原位监测数据存在长达 10个月的缺损,初步推测该时
                                                                                                —  5 7 3 —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