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1 - 水利学报2025年第56卷第3期
P. 121
o= σ (W ·[h ,x] + b) (16)
t o t - 1 t o
h= o ⊙tanh(C) (17)
t t t
式中:h 和 h为上一时刻单元的输出和当前细胞的输出;W 、W 、W 、W 分别为各层相应的权重系
f
i
t
t - 1
o
c
数;b、b、b、b分别为各层相应的偏置项;σ为 Sigmoid函数;f、i、 珟 C、C、o分别为遗忘门、
t
c
t
o
t
t
t
i
f
输入门、当前时刻初始细胞状态、更新后的当前时刻细胞状态以及输出门的值;⊙为 hadamard积。
在 LSTM网络中隐层神经元个数、最大训练次数、学习率为模型关键超参数,人为确定存在较大
不确定性且影响模型精度,通过 SSA算法对以上超参数进行寻优可有效提高模型预测精度。
3.5 模型构建流程 本文提出的模型建模流程如图 3所示。在对建模数据预处理后,通过因子敏感度
分析筛选关键渗透系数,通过 SSA - RBF构建反演代理模型并实现有限元模型的代理,并得到机理模
型预测值与残差序列;其次,基于能量法确定 VMD的分解层数 k,并将残差序列进行分解,利用 SSA
优化 LSTM网络进行训练,得到残差修正值;最后将机理模型的渗压预测值与数据驱动模型的残差修
正值叠加,得到最终的 SSA - RBF - VMD - LSTM渗压预测融合模型。
图 3 模型构建流程
4 工程案例分析
3
4.1 工程概况 某大型水库总库容 4.27亿 m ,大坝为均质土坝,主坝长 874.00m,最大坝高 22.50m;
副坝长 1640.00m,最大坝高 17.50m,正常蓄水位 902.40m,设计洪水位 903.61m,校核洪水位 908.
45m。本文选取副坝典型断面(大坝桩号 1 + 300)位置 S4测点处的渗压计历史监测数据进行建模分析,
并选用该断面 4个渗压测点测值来反演该断面各分区渗透系数,其断面布置如图 4所示。本文选取监
测数据时间段为 2020年 5月 1日至 2023年 6月 30日,取值频率为天。图 5表示该测点处在该时间段
中的渗流压力测值,以及对应的上游水位、降雨量的历时过程线。
— 4 0 3 —